关于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
| C.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 |
|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显酸性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 B.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
| C.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会增加 |
| D.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由质子和中子决定 |
下列实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
|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
|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活性炭可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 B.干冰用作人工降雨 |
|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 D.汽油可用于擦拭衣物上的油污 |
同学们在做实验时发现,将镁条放入某CuCl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对于这一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进行讨论。其中没有意义的是
| A.甲同学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 ,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 |
| B.乙同学猜想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
| C.丙同学用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 D.丁同学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
艾滋病的蔓延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阻碍经济发展的一大社会公害。2005年澳大利亚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从而有效地抵抗HI-1病毒(艾滋病毒)、SARS病毒。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维生素P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②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③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④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