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示意中国、美国、印度近300年耕地与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印度、中国 B.美国、中国、印度
C.中国、印度、美国 D.中国、美国、印度

1950年以来,造成①②两国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农业结构调整 B.人口持续增长
C.工业化和城市化 D.生态环境恶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亚洲部分区域的某类地质构造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各构造带的主要地质构造大多属于

A.向斜 B.地垒 C.背斜 D.断层

图中构造带附近①②③三地森林景观不同,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基本规律看

A.②③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② 属典型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C.①③属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①②属维度地带分异规律,③属地方性分异规律

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由南向北依次看到不同的自然景观,如下图所示(图中数字表示海拔)。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考察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图中海拔2 100~3 000米处为云杉林,其成因为

A.位于向阳坡,热量充足 B.位于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D.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多降雪

下图为北半球某山峰示意图,阴影部分终年积雪,①、④两地气温相同,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示地区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山地南坡可能为迎风坡     
B.图中湖泊所处位置气温在00C以上终年不冻
C.①地位于鞍部地形,坡度较大  
D.山地北坡为阳坡

①、②、③三地气温由低到高的排序是

A.③②①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下图为“某地2月25日遥感影像分析处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拍摄时间为当地

A.4时30分 B.9时30分
C.14时30分 D.16时30分

图示区域自然地域分异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影响因素搭配正确的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形
D.非地带性规律——洋流

下图是秦岭南坡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I至VIII带海拔不断升高,II至VIII带为植被带,完成下列问题。

I带为该坡自然带的基带,则II至VIII自然带的变化是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B.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C.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D.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山灌丛草甸带

对秦岭南坡各类土地利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比重随海拔上升不断地减少
B.II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种类较V带更多
C.I至II带因水热条件减弱导致林地减少
D.该坡土地利用的类型以林地和草地为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