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第二亚欧大陆桥,再到直通西欧的高速铁路,再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提出,图示区域一直是我国对外联系的重要交通要道。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2000~2010年该省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2000年 |
19.6 |
44.8 |
35.6 |
2003年 |
18.4 |
46.7 |
34.9 |
2005年 |
15.6 |
43.4 |
41.0 |
2008年 |
14.6 |
46.3 |
39.1 |
2010年 |
14.5 |
48.2 |
37.3 |
(1)图示区域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区,制约图示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区名称是 ,简述该地形区的地理意义。
(3)图中字母B代表的等降水量线的数值是 ,分析该线闭合区域降水出现差异的原因。
(4)从2000年至2010年,该省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______, 第_____产业波动较大。
(5)为该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行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的措施。
该图是我国东北满洲里(49.5°N,117.5°E)——绥芬河(44.5°N,131°E)一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l)这条剖面线的走向是。
(2)填出地形区名称:C;D。
(3)ABCD四地自然景观有明显差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以为基础。
(4)C地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 | B.甜菜 | C.棉花 | D.小米 |
(5)该地区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有、、三种水源,河流汛期出现在季和季。
(6)写出B地形所含的地理意义(至少两方面)。
①;②;
该图是东南亚和大洋洲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岛多火山的原因是
(2)图中B区域的气候类型是,其形成原因是
(3)图中C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为减小自然条件对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该国政府实施了工程。
阅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
(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属于地势中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均填字母)
(2)山脉G为东侧的地形单元为,西侧的地形单元为
(3)④是省(简称)境内的水利枢纽工程。
(4)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自然原因是;人为原因是。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中涵盖的地球外部圈层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三大类岩石的名称。①为 __________;②为 __________;③为 _________(6分)。
(3)图中字母所示的内力作用B为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E为___________。图中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 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地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 _______(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