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D.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操作相符的是( )
![]() |
![]() |
![]() |
![]() |
A.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
B.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
C.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稀盐酸 |
D.用等质量和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就一定能燃烧 |
B.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C.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D.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酸 |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是杂质),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u粉(Zn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
B |
CaO粉末(CaCO3粉末) |
加入过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
C |
FeCl3溶液(CuCl2溶液) |
加入过量的锌粉,过滤 |
D |
NaCl溶液(Na2SO4溶液) |
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某密闭容器中有W、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W |
O2 |
CO2 |
H2O |
反应前质量/g |
16 |
72 |
2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待测 |
46 |
36 |
A.“待测”数值为6g
B.W一定不是氧化物
C.CO2是反应物,H2O是生成物
D.反应中CO2和H2O质量变化之比为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