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1℃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15 g甲 |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C.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 |
D.将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到 t1℃时,甲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大于乙析出晶体的质量 |
(10邵阳9)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 | B.由蓝色变为红色 |
C.由红色变为无色 | D.由无色变成红色 |
(10邵阳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 | B.浓盐酸露至空气中变轻 |
C.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 | D.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 |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 | B.酸都含有酸根 |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 |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
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 | B.铜制塑像 | C.大理石栏杆 | D.铝合金门窗 |
(10南昌市8).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A.溶质质量都减少 | B.溶剂质量都增大 |
C.溶液质量都增大 |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