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滤渣中可能含有铜和锌 | B.所得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铜 |
C.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Cu2+ | D.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Ag+、Zn2+、Cu2+ |
下列气体在焊接金属时不能用作保护气的是 ( )
A.氮气 | B.二氧化碳 | C.氦 | D.氖 |
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镁在空气中燃烧 | B.水能结成冰 | C.硫酸具有酸性 | D.干冰升华 |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 Z Y | B.X Y Z | C.Y Z X | D.Z Y X |
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下列变化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事实 |
解释 |
|
A |
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空气容易压缩 |
分子之间有间隔 |
B |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
C |
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D |
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