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2010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为响应这一主题,某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配合环保部门,定期对流经我市的河水进行取样测试。请根据某日采集的水样回答以下问题:
(1)除去水样中难溶性的固体,需将水样(填序号) ________;
①加热    ②过滤    ③蒸发    ④冷却
(2)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1)中所得到的液体,测得其pH大于7,则说明该水样显________性;
(3)由上述数据分析,该河水的主要污染物可能是(填序号) ________;
①带有酸臭味的城市生活污水      ②化工厂排放的污水
(4)为了保护河水水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序号) ________。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1)5个磷原子 ; (2)氧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3)3SO42-; (4)2 N2 ;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之后,同学们对催化剂非常感兴趣,其他物质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利用课后时间来到实验室进行探究.
  老师为他们准备的试剂有:5%的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铜、水.
  同学们的实验设计如下,请你跟他们一起完成这个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
______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氧化铜,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_
实验三
______
______
氧化铜能加快加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同学们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根据上面三个实验,同学们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 (2)中的结论,她的理由是:____、____.

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②、⑥的仪器名称:  
  ②____ ⑥____
  (2)写出仪器①的主要用途是____;
  (3)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他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____(填字母)组成合适装置,实验中还需要补充的一种用品是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4)陈超选用了上述仪器中的②、⑥制取并收集氧气,那么他还需要上图仪器中的____(填字母)组成合适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
  (5)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____,后____;
  (6)实验室还可以用____法收集氧气,验证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原因:____、____;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将其倒置,可能造成的后果:____;:____;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____、____.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那一刻举世欢呼.火炬为什么能在低温、缺氧、强风、雨雪等恶劣环境下燃烧?请参与下列燃烧条件的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两者都能燃烧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设计实验]:小军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红磷的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燃烧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
  (2)如果在小军的方案中想看到水中白磷燃烧,形成‘水火相融’的景象,你的操作是____.
  (3)小红根据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发现小军设计的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帮小军在原装置上进行完善,你的方法是____.
  (4)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____.
  (5)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目的,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议: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