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按照起草草案、审议等法定程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于2014年2月27日通过表决,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此决定的性质和目的分别是(   )
①人大常委会决定权的体现    ②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体现
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外交大局  ④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7个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每年的文件主题各有不同。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关注农业水利建设,这是由: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 D.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的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A.实践出理论,理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得到发展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知识既来自实践又源于书本
D.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中这一古语所体现的哲理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充分人的主观能动性
C.要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010年9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讲话中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深圳速度”,探索和积累了实现快速发展、走向富裕的成功经验。上述论断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A.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起促进作用
B.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C.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D.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党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调整,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理念。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时间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认识论的启示是
①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②认识需要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③真理是具体的和有条件的④真理是永恒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