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近年来,在重庆綦江公交车上,凡是给一位80多岁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此事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说“让座是靠提高道德水准来解决的,此举会助长青年人逐利的风气”,有网友说“两元钱就是让座的价值,在当前,此举有利于鼓励青年人让座”。这些不同看法表明:
①青年人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坚持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采取积极的措施维护主权,从维护亚洲和平与稳定的角度出发,要求日本重新回到谈判的轨道上来。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意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日本上演了一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以来,少数极右分子提出了种种拥有“钓鱼岛主权”的论据,但始终改变不了三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和开发利用的;钓鱼岛后来是被日本人侵略中国非法占有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没有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因此,无论日本怎样狡辩,永远也改变不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中日钓鱼岛的主权之争,从哲学上看,反映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
C.中日国家利益的对立 |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
高速路免费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拥堵。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免费,更有专家指出,高速路应该利用价格杠杆调控车流量,平时降低费用或者实行免费,假期反倒可以收费。这样既可让利于民,又能缓解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局面。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④事物的发展是辩证的否定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图13漫画《报考公务员》反映 了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报考“千人竞一岗”的现象。这给大学生就业的启示是
A.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竞争意识 | B.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多种方式就业 |
C.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决定选择何种职业 | D.拓宽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