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共同之处是肯定( )
A.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统一于物质 |
B.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 |
C.相对静止是不存在的 |
D.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结晶,对我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当今网络传播对文化发展来说,比以往每一次传播手段更新,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了文化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上述内容体现出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是( )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制约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对文化继承的正确认识是( )
A.全面继承传统文化 |
B.坚决摒弃传统文化 |
C.有所淘汰、有所发扬,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 |
D.一半继承,一半摒弃 |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改变旧的条件。”这段话体现出的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 )
A.继承就是承袭传统 |
B.发展就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
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 |
D.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孝”属于道德的范畴,并且是道德的根本,古人把孝看成是评价人们行为的最高道德准则。从孝本身意义出发,它所包含的尊老、敬老、养老等内容,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但也有人认为孝属于封建道德,应该被摒弃。对这种观点的正确认识是( )
A.能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人们成长的消极作用 |
B.看到传统文化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
C.没有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
D.没有看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和优势。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与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又受到历史上哲学、地理学、农学、艺术等方面成就的深刻影响。新中国建立后,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在防治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也大显身手,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中医药能够在防治一系列重大疾病中显示出独特的效能,其原因是( )
A.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
B.中医药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
C.中医药能够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做到与时俱进 |
D.中医药是完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