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

发展阶段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
第三步建成中国空间站
阶段成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正在探索中,预计2020年之前完成
技术攻关
掌握航天员空间出仓活动关键技术
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尚未解决

 
材料二: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2年的“神舟九号”,在这13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阔步向前。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由于各方面协调一致,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2)联系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的航天工程为什么要分步骤、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几经波折,从当初的环境问题逐渐演变为当今世界重大的发展问题和国际政治与安全问题,深化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有力推动了两国的气候变化合作。考虑到两国不同国情,《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依据“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确定了不同的减排目标。
材料二:中国加强与国际社会在新能源、洁净煤技术、智能电网、汽车减排、锅炉能效及林业等方面开展合作,这也是对国际社会的一个担当,对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认识深化体现了认识过程的什么特点? 运用联系客观性和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美推动气候变化合作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和我国外交政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应如何实现国际担当?

下列是2014年我国采取的经济措施。
材料: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安监总局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落后小煤矿关闭退出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15年底全国关闭2000处以上小煤矿。我国加快和完善立法,目前有《预算法》、《环境保护税法》、《证券法》、《资产评估法》,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的司法应对,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说明上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近年来我国能源供应紧缺、环境压力加大等矛盾逐步凸显,各种因素导致发电成本不断提高。为响应中央促进节约用电,节能减排的号召,H省于2012年7月起开始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电费按月计量按月结算,用电价格随用电量增加呈阶梯逐级递增,意味着用电量越大所交电费越多。实施阶梯电价以来,居民节约用电意识明显增强。今年H省将会继续推进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改革,即将实行居民用电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低谷时段用电价更低,以鼓励居民合理安排用电时间。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说明H省推行阶梯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措施的原因。

材料一: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6月以来跌幅达25%。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发,美国原油产量近年来出现爆发式增长。利比亚、伊拉克等国近期也恢复了石油生产和出口,全球原油供应十分充足。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包括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长减弱,使全球石油需求低迷。
材料二:随着我国环境和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大,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消费也渐趋旺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汽车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4年的销售量已经达到6万辆。新能源汽车除了其有传统汽车产业对钢铁、石油、有色金属、塑料等上游原材料产业,对机械电子、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中游制造业,对物流、金融、保险等下游服务业的巨大带动作用,还能够带动电池、电机、新型材料、汽车动力技术研发等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石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