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l)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
(2)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各项举措的依据。
材料: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少城市因非法倾倒、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而造成了建筑垃圾围城的窘境。据统计,目前广州的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总利用量不到100万吨。我国工程建设中每年可产生近4亿吨建筑垃圾,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率仅为5%,而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率已经高达95%。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治理大气污染及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提几点建议。
中学生消费是时下人们热议的话题,很多家长忧心忡忡。2014年初,某地学校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活动,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如下表所示:
10月份该同学家庭收入 |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
|||||
父亲工资 |
母亲工资 |
生日请同学吃饭 |
同学互送礼品 |
买个性化服饰 |
买手机 |
其他 |
1800元 |
800元 |
200元 |
100元 |
300元 |
500元 |
300元 |
请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该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合理化的建议?
随着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小鼠标拉动大内需,网购对于快递等上下游行业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带动了网购服务、仓储、配送、系统开发等行业……一路走来,规模以上的快递企业在网购的拉动中升级——已经不再是过去一部电话、一支笔、两三个人的小作坊,“全网全程”、“全程协作”、“实时查询快件动态”已经成为现实。
某校高一(1)班学生小张在淘宝网上购买了一个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并通过支付宝支付了800元,引发了同学们热议。就如何看待中学生网购问题,同学们热议的话题主要有两种,如下图所示:
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网购这一经济现象的积极作用。
(2)小张的网购,属于何种消费类型?货币执行何种职能?
(3)请选择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树立正确消费观”相关知识阐明理由。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增加到727万,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材料一:某高校组织对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大学生人员状况 |
应届毕业生 |
8600人 |
2年内毕业生总数 |
19000人 |
|
实现就业的情况 |
事业单位或公有制企业 |
2100人 |
非公有制企业 |
4500人 |
|
没有实现就业的原因 |
没有一技之长 |
800人 |
拒绝到不热门的领域就业 |
1000人 |
注:有些大学生自己不主动,等着父母找工作,失去了就业机会。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材料二:小王是即将大学毕业,学的是医药管理专业。他希望自己能进个大药企,这样有面子。小王也明白就业形势严峻,投了十几份简历,参加了四次现场招聘会。可是,工资待遇好的,人家嫌他能力不够;待遇差些的,他又不愿意做。为此,小王挺苦恼的。
(2)如果让你去做小王的思想工作,你打算对他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