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说   琴
何景明
何子有琴,三年不张。从( )游者戴仲鹖,取( )绳以弦,进而求操( )。何子御之,三叩其弦,弦不服指,声不成文。察其音,莫知病端。仲鹖曰:“是病于材也。予视其黟然黑,衺然腐也。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何子曰:“噫!非材之罪也,吾将夫攻之者也。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今是琴,弦之韧,疎;轸之栝,滞;徽之数,失钧;越之中,浅以隘。疎,故清浊弗能具;滞,故高下弗能通;失钧,故细大相逾;浅隘,故声应沉伏。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夫是琴之材,桐之为也,不为不良也。使攻者制之中其制,修之畜其用,斫以成之,饰以出之。上而君得之,可以荐清庙,设大廷,合神纳宾,赞实出伏,民洁物。下而士人得之,可以宣气养德,道情和志。何至黟然衺然,为腐材置物邪!吾观天下之不罪材者,寡矣。自混而欲物,自褊而欲求多。直木轮,屈木辐,巨木节,细木梁,几何不为材之病也。是故君子慎焉。
“操之以劲,动之以时,明之以序,藏之以虚。劲则能弗挠也,时则能应变也,序则能辨方也,虚则能受益也。劲者信也,时者知也,序者义也,虚者谦也。信以居之,知以行之,义以制之,谦以保之。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故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材何罪焉!”
仲鹖怃然离席曰:“信取于弦乎,知取于轸乎,义取于徽乎,谦取于越乎。一物而众理备焉。予不敏,愿改弦更张,敬服斯说。”——选自《四库全书》本《何大复集》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其音,莫知病端徐:仔细
B.吾将夫攻之者也尤:责备
C.赞实出伏,民洁物畅:使通畅
D.自混而欲物别:其它的

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而、之、焉 B.其、而、焉
C.而、而、矣 D.之、而、矣

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B.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C.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D.是以/宫商不识职/而律吕叛度/虽使伶伦钧弦而柱指/伯牙按节而临/操亦未知其所谐也。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说琴》既是一篇关于制琴、弹曲的音乐论说文,又是一篇借喻制琴弹曲的规定、要求,并从琴论及为人,来阐述人生经验的哲理文。
B.文章开头写的是面对琴声不扬原因的一场讨论。戴仲鶡认为是琴的材质不好,何子认为不是材质的问题,是制作的问题。
C.作者认为弹琴则出手要轻柔,行动要候时,观察要有顺序,收势要有容量。轻柔就能不受阻挠,候时就能应付变化,有顺序就能辨别方向,有容量就能受到效益。
D.作者最后有感:一件东西而所有的道理都齐全了,信用作为做人的根本,智慧用来指导行为,仁义作为日常言行的制约,谦虚用来保全自身的品行。君子对此是很慎重的。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质不任弦,故鼓之弗扬。
(2)凡攻琴者,首选材,审制器。
(3)朴其中,文其外。见则用世,不见则用身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宝绘堂记(苏轼)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下列各句中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结髦:编织
B.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锻炼:指体育锻炼
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薄: 轻视
D.而不可以留意于物留:滞留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为人取去 B.①虽微物足以为乐
②而求文以为记②而乐之终身不厌
C.①亦聊以寓意焉耳 D.①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

②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②岂不欣然接之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

A.皆以儿戏害其国,凶此身 B.轻死生而重于画,
C.屏远声色 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才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等整句,加之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引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完成下列各题。每小题2分,共8分。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遇元季乱,张士诚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王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土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搜得,缚至辕门诛之。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方孝儒《逊志斋集·吴士》
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谈必推孙吴推:推崇
B.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将:做将领
C.月靡粟万计靡:浪费
D.士及麾下遁去遁:逃跑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尤善谈兵然而不霸者,将劣也
战而不知兵士诚以为然,俾为将

A.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不同
B.两个“兵”字相同,两个“然”字也相同
C.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相同
D.两个“兵”字不同,两个“然”字也不同

对下列句子的结构,补充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粟帛莫富于姑苏 (陈述句)
B.张土诚称王姑苏 (省略句,“姑苏”前省略了介词“于”;又是倒装句,状语后置)
C.于胜小敌何有(倒装句,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D.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  (省略句,“与”之后省略了介词的宾语“之”。)

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士迎合张士诚欲夺天下的心理,请命统兵收复中原,实际上他只会挥霍享乐,虽临阵脱逃也没免掉一死。
B.吴士善谈用兵之法,愿辅佐张士诚称霸天下,但他缺乏组织才能,最后身败名裂。
C.吴士自恃才高,纵论天下形势,深得张士诚重用,但他只会纸上谈兵,不懂得强兵用兵,一战即溃,自己也被俘被杀。
D.吴士只会自夸,利欲熏心,骗得张士诚信任,但他既不善用人又不善用兵,一上战场就逃跑,“与国朝争雄”的计划成了泡影。

根据原文内容,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原句:自高其能 

②原句:形势莫便于姑苏  

③燕饮其所募士,未尝能将兵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羊续,字兴祖,太山平阳人也。续以忠臣子孙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将军窦武府。及武败,坐党事,禁锢十余年,幽居守静。及党禁解,复辟太尉府,四迁为庐江太守。后扬州黄巾贼攻舒,焚烧城郭,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会集数万人,并执力战,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风贼戴风等作乱,续复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生获渠帅,其余党辈原为平民,赋与佃器,使就农业。中平三年,江夏兵赵慈反叛,杀南阳太守秦颉,攻没六县,拜续为南阳太守。当入郡界,乃羸服间行,侍童子一人,观历县邑,采问风谣,然后乃进。其令长贪洁,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郡内惊竦,莫不震慑。乃发兵与荆州刺史王敏共击慈,斩之,获首五千余级,属县余贼并诣续降,续为上言,宥其枝附。
贼既清平,乃班宣政令,候民病利,百姓欢服。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惟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顾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资尔母乎?”使与母俱归。
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惟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故不登公位。而征为太常,未及行,会病卒,时年四十八。遗言薄敛,不受赗①遗。旧典,二千石卒官赙②百万,府丞焦俭遵续先意,一无所受。诏书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赙钱赐续家云。(《后汉书·羊续传》)
注释:①赗:fèng,送车马等给人办丧事。②赙:fù,送布帛财物助人办丧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大将军窦武府辟:征召
B.属县余贼并诣续降诣:到……去
C.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杜:杜绝
D.顾敕秘曰敕:皇帝发布诏令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羊续“宽宏大度”和“为政廉洁”的一项是( )

A.续为上言,宥其枝附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B.赋与佃器,使就农业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
C.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状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
D.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遗言薄敛,不受赗遗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初,羊续凭借忠臣子孙的身份被授予郎中;后因罹政治风波远离宦海十多年,其间,淡泊宁静,恬然自安。
B.羊续被任命为南阳太守后,在赴任途中,微服私访,询问风俗民情,了解各县情况。
C.羊续为政清廉,府丞曾向他贡献活鱼,羊续收下后却悬挂在庭院之中,府丞后来又向他献鱼,羊续便把先前悬挂的那些鱼拿给他,以告诫他以后不要再献。
D.中平六年,汉灵帝拟任命羊续为太尉,当时拜位三公的人都要向东园交纳礼钱上千万,灵帝命令宦官监督此事。但羊续终因清贫节俭而没能位登三公。

把上述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续发县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陈,其小弱者,悉使负水灌火。
(2)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橙、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橙、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①,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轻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乃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者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疑,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因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②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致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③,天下成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注释】①围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本轻来,未有战备轻:轻视
B.朝廷授此,非以为饰饰:装饰
C.拜表致仕,优诏不许致:归还
D.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课:督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韦睿本性慈爱和颇有学识的一组是()

A.事继母以孝闻并有乡里盛名
B.睿于故旧,无所遗惜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C.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
D.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睿为官廉正,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家中无多余财物;时世崇尚传教,他却不从俗随风。
B.韦睿在攻城作战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断定走出魏城门外的数百人必是骁勇之兵,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击败他们。
C.韦睿尊老受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
D.韦睿与王橙、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虽比不上他们,但学问见识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才能却超过他们。

文言文阅读 (11分)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也。少恭谨好学,遇隋末丧乱,每行坐所在,辄书空画地,由是博涉文史。武德初,河南道大使、管国公任镶将上表论事,仁轨见其起草,因为改定数字,镶甚异之,除陈仓尉。部人有折冲都尉鲁宁者,豪纵无礼,历政莫能禁止。仁轨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
太宗将校猎,属收获未毕,仁轨谏曰:“今年甘雨应时,秋稼极盛,十分才收一二,百姓收敛,实为狼狈。臣愿陛下退近旬日,收刈总了,则人尽暇豫,舆轮徐动。”太宗赞曰:“卿职任虽卑,竭诚奉国!”寻拜新安令,累迁给事中。
时苏定方奉诏伐高丽,不克而还。高宗敕书曰:“若金法敏藉卿等留镇,宜且停彼;若其不须,即宜泛海还也。”将士成欲西归,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专之可也。且人臣进思尽忠,有死无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虽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战而有胜,士卒自安。然后分兵据险,飞表闻上,更请兵船。拔入新罗,脱不如意,悔不可追。唯宜坚守观变,乘便取之,不可动也。”众从之。时扶余丰及福信等以真岘城临江高险,又当冲要,加兵守之。仁轨引新罗之兵,乘夜薄城,四面攀草而上,比明而入据其城,遂通新罗运粮之路。
俄而余丰遣使往高丽及倭国请兵,以拒官军。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兵浮海以为之援。或曰:“加林城水陆之冲,请先击之。”仁轨曰:“加林险固,急攻则伤损战士,固守则用日持久,不如先攻周留城。周留,贼之巢穴,群凶所聚,除恶务本,须拔其源。若克周留,则诸城自下。”于是仁师及新罗王金法敏帅陆军以进;仁轨会陆军同趣周留城。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余丰脱身而走,获其宝剑。百济诸城,皆复归顺。
(节选自《旧唐书·刘仁轨传》)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期不可再犯期:要求。
B.百姓收敛,实为狼狈收敛:收割。
C.比明而入据其城比:相比。
D.于是仁师及新罗王金法敏帅陆军以进帅:率领。

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仁轨“竭诚奉国”的一组是 ( )
①镶甚异之,除陈仓尉②收刈总了,则人尽暇豫,舆轮徐动
③宁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④人臣进思尽忠,有死无贰
⑤不如先攻周留城⑥公家之利,知无不为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仁轨年少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管国公任镶上表论事,仁轨替任镶改定了几个字,他的才学由此展现了出来。
B.太宗选择打猎的时机不当,刘仁轨极力劝谏,深得太宗赞赏,不久升为新安令,后来升迁给事中。
c.将士们出征在外都想归国时,刘仁轨晓之以大义,将士们都愿听从他。尽管敌军有险可据,他还是带领新罗兵乘夜攻下城池,打通了新罗运粮之路。
D.加林城是水陆要冲,有人提出要先攻打,但刘仁轨审时度势,提出先攻打周留城的策略,最终收复了百济诸城。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虽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