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 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
①人们必须在道德冲突中进行选择     
②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③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④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 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其《国史大纲》中提出: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此观点的文化依据是()

A.中华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永恒不变的
B.中华各族人民拥有对世界文化的强烈认同感
C.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力量
D.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把我国的“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保护这类“活态遗产”,是因为()
①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它是我国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
③它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财富,必须先继承后发展
④它展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出口的最好最妙的文化产品”。目前全球已有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注册学员达85万人。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消除了差异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14年巴西世界杯唤起无数球迷的激情,同时点燃了“中国制造”的出口热情。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社会实践推动着文化的发展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消费决定文化产业发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确立“纪念日”和“公祭日”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②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③我国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我国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