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感应强度"实验中
(1)在对螺线管通电(选填"前"或"后")必须对磁传感器进行调零。
(2)(单选题)实验时,将磁传感器探管前端插至通电螺线管轴线中点时,磁传感器读数为5。减小通电螺线管的电流后,将探管从螺线管的另一端插入,当探管前端再次到达螺线管轴线中点时,磁传感器的读数可能为()
A. | 5 | B. | -5 | C. | 3 | D. | -3 |
(16分)如图所示,倾角α=30°的等腰三角形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足够长的轻质绸带跨过斜面的顶端铺放在斜面的两侧,绸带与斜面间无摩擦。现将质量分别为M=4.0kg、m=2.0kg的小物块同时轻放在斜面两侧的绸带上。两物块与绸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⑴若μ=,试求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⑵若μ=,试求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⑶若μ=,试求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定值。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若一小车以速度v0撞击弹簧,已知装置可安全工作,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从小车与弹簧刚接触时开始计时,下列关于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小球沿某一光滑斜面滑下,在斜面底端与垂直斜面的挡板相碰后又弹回到斜面上的某一位置,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小球第一次反弹离开挡板的速度大小为6m/s |
B.小球反弹离开挡板的最大距离为1.6m |
C.与挡板发生碰撞前后速度变化的大小为10m/s |
D.小球从离开挡板7.2m处开始滑下 |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mB的A、B两物体用轻杆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推B,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下列关于轻杆的弹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增大A的质量,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
B.增大B的质量,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
C.减小θ,可以增大轻杆的弹力
D.减小动摩擦因数,轻杆的弹力不变
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
A.在t1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 |
B.在t2时刻,a、b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
C.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率相等 |
D.在t1到t3这段时间内,a、b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