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9年,围绕着"人类应该在怎样的基础上缔造自己的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正在六边形的国土上展开。在争论的双方中,一方打着维护历史传统的旗号,积极鼓吹神赋权利、等级制度和行业组合;另一方则宣扬人类的创造性,主张天赋权利以及理性和正义。这场涉及哲理的政治辩论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确认占法国人口三分之二的第三等级拥有何种地位。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791年宪法》是法国从传统的贵族社会跨入近代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它规定,年满25岁的男子为公民,又提出财产资格限制,"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于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者享有选举权,为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是消极公民。《1793年宪法》取消了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的划分。第二共和国时期,法国选民人数猛增至900多万。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1)材料一中大辩论的焦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成为焦点?
(2)材料二中法国是如何扩大民众选举权的?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进程的因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2)图三是北宋《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场景。北宋的商业有什么特点?
(3)图三和图一、二所反映的经济形态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但其社会地位却很低,原因何在?谈谈你对商人的认识。
(4)图四广州十三行的设立是什么政策的直接反应?这种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与此同时,苏联力量也逐渐强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在苏联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一场没有硝烟的“冷战”在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二战后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及“冷战”的含义。
材料二全方位的对峙-------冷战的表现

(2)模仿上图已经完成的项目,填写另外两个空格项目。
材料三 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哪些?这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中国还是能说不》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是乔治三世大为光火,就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本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 ——钱乘旦、陈晓律《英国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二 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的投降造成巨大的冲击波,国内舆论纷纷指责政府,指责乔治的个人干预造成了北美的巨大失策。
1782年,诺思(首相)顶不住美国革命胜利的冲击波而宣布辞职,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实际上寿终正寝。……一个企图恢复个人权力的国王在议会已取得主导地位的时代想抗拒历史发展的潮流,终于造成国家的伤害、个人的悲剧。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正是美国的爱国者感染了英国的激进分子提出了更为民主的选举权口号,激励他们为提高英国普遍被统治者的政治影响而奋斗。他们还为英国的改革分子展示了组织政治运动的方式以及如何在不引起太多内乱的前提下达到改革的目标。
——[英]H.T.迪金森《美国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英国政坛出现危机的具体原因及政治根源。(4分)
(2)据材料三,英国激进分子所面临的政治使命是什么?由此,19世纪30年代前期兴起的政治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何积极影响?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在世界不同的地区,由于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
材料一在雅典,几乎所有的国家机构都对全体公民开放,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由全体公民组成,决定雅典的大政方针……议事会由500人组成,为行政权力而划分为10个主席团,轮流当职,但每个主席团仍有50人之多……
----------《走进古希腊文明》
材料二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因火灾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整个皇宫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廷两部分……界限分明,不可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世界遗产目录(中国篇)
材料三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被欧美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代议制






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君主立宪制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填写表格

(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美、法、德最终确立本国政体的共同形式是什么?
(3)以上材料反映的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
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某史官《职官志》
请回答:
(1)秦朝丞相的职能是什么?从材料一可知汉代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
(2)材料二中唐太宗对于丞相作用的看法如何?他又是怎样做的?
(3)根据材料三画线部分可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帝”指的是谁?
(4)从三则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