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 地震和火山 B. 火山和断裂
C. 地震和断裂 D. 火山和褶皱

2.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相连。下列连接河岸表述正确的是()

①与甲岸相连②与乙岸相连 ③与丙岸相连④与丁岸相连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图中甲、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B.甲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C.乙表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D.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右图所示),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 A、B两点季节相同
C. 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 A、B两点地方时相同
若∠AOC=45°,当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A点为7月7日10时 B.A点为7月6日4时
C.B点为7月7日10时 D.B点为7月6日4时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地按照从北到南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 ②地球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地球从A点出发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动到南回归线的时间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