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重视逻辑,崇尚理性,其理论总是建立在对事实观察的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 |
B. | 电子的发现使人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
C. | 粒子散射实验的重要发现是电荷时量子化的 |
D. | 密立根油滴实验表明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 |
根据电荷守恒定律,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B分别带+5q和-q的电荷,把它们接触后分开,则A带电情况为()
A.-4qB.+2q C.+4q D.-2q
富兰克林提出存在正、负两种电荷,但物体通常呈电中性,这是因为()
A.物体没有电荷 | B.物体的正负电荷一样多 |
C.物体很容易失去电荷 |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相距不太远的带异种电荷的小球被固定,现解除固定将它们由静止释放,此后的一小段时间内,两球间(带电小球始终可视为点电荷)()
A.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大 | B.距离变大,库仑力变小 |
C.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大 | D.距离变小,库仑力变小 |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与电池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远的M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电势升高,液滴在M点时电势能将减小 |
B.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 |
C.M点的电场强度变小了 |
D.在a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电场力做功不相同 |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固定一点电荷Q,在M点无初速释放一带有恒定电量的小物块,小物块在Q的电场中运动到N点静止,则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
A.小物块所受电场力逐渐减小 |
B.小物块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增加 |
C.M点的电势一定高于N点的电势 |
D.小物块电势能的变化量的大小一定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