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 A. |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 B. | 40°N附近大陆西岸 |
| C. |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 D. | 40°N附近大陆东岸 |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 A. | 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 B. | 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
| C. | 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 D. | 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 |
| B.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 |
|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 |
| D.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
2008年末,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后,防洪库容基本形成,三峡工程具备发挥正常防洪功能的条件,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因此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使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2 300多万亩农田、1 500多万人民群众的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 |
| B.下游河道狭窄,泄洪能力不足 |
| C.中下游植树造林,补枯能力加强 |
| D.低洼地资产与人口的密度大 |
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950~1990年间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 A.1954年、1999年 | B.1989年、1999年 |
| C.1954年、1983年 | D.1967年、1971年 |
这两次水灾都是
| A.集中性暴雨所致 |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 |
| 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 |
长江流域成为水灾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 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气候区 ⑤东部临海
| A.①② | B.②③④ |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
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
| A.①②③④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②③④⑥ | D.①④⑥ |
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 A.致灾因子强度 |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
| C.孕灾环境大小 |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