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地区古都较多,这些古都大多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分布有共同特征。
(1)据图甲分析,古都分布与山脉、河流的位置关系是、。这种区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请答出两条。
为实现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产量最多的省份,规划将部分钢铁企业向沿海临港地区转移,并实施企业合并和技术改造。
(2)结合图乙和文字材料分析,这种调整为什么能促进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改善京津冀地区的大气环境?请各答一条。
天津中心城区拥有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古文化街、五大道、水上公园等旅游资源,近十年来,京、冀等地来津的游客众多,仅周邓纪念馆就接待游客达1000多万人次。
(3)从旅游资源本身的角度,说明参观周邓纪念馆人数众多的原因,请答出三条。
读“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图”(图15)和“亚洲季风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15中A气压带名称为____,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如图15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16中____(甲或乙)所示。
(2)当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高压或低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
(3)图中季风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从商品率、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方面说明其主要特点____、_ ___、____。该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优势区位因素是和 ___。
图14为北半球二分二至地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短线上画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2)当地球运行至A点时,北半球的节气是,时间为月 日前后。
(3)图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 点附近(填字母)。
(4)地球从C点运行到D点时,昆明的昼夜变化状况是。
(5)地球运行至C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分析沿MN一线的地形分布特点。(4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解释原因。(4分)
“金砖五国”国土面积占世界近30%,人口占世界的42%,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18%,贸易额约占世界的15%,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逐渐提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 “金砖五国”分布图。
材料二: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
(1)金砖五国中昼夜长短年变化最大的是;该国面积最大的自然带名称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自然带将可能向北扩展。
(2)我国除了从金砖国家和进口铁矿石外,还在印度投资建设钢铁厂,其原因有、等。
(3)据材料二,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4)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
读图7一7,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6分)
(1) 图中A地年降水量,B地年降水量,两地年降水量不同的原因是
。(3分)
说明此大洲南部的气候受影响较大。
(2)两地全年最低气温都为月,最高气温都为月,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