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m×10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处理区
小蚂蚁出现率的变化(﹪)
定时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增加35
驱走大蚂蚁
增加70
不灌溉
不驱走大蚂蚁
减少10
驱走大蚂蚁
减少2

对本研究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

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

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

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

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仔细阅读下列10项内容,正确的有:
①人体内2个处于不同分化状态的细胞,其 RNA都不同,但核遗传物质相同。
②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③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
④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这种细胞器,生物细胞中的酶都要由核糖体合成。
⑤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
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是与物质运输有关的,不起催化作用。
⑦细胞呼吸的结果如果没有水的产生,就一定是无氧呼吸。
⑧细胞中有多种tRNA,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⑨生物多样性有着三个方面的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际意义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⑩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都是由外界的单向刺激(如单侧光照.重力)引起的。

A.二项 B.三项 C.五项 D.六项

图一.图二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据图分析某同学总结出六个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
③图一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④图二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⑤如果培养2代以上,甲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
⑥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噬菌体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
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对下列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光合作用推动碳循环过程,促进了生物群落中的能量循环
B.细胞凋亡使细胞自主有序死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C.主动运输使膜内外物质浓度趋于一致,维持了细胞的正常代谢
D.细胞分裂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提高了机体生理功能的效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