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
如图 A 所示,质粒 p Z H Z 9 上含有X抗生素抗性基因( X R )和Y抗生素抗性基因( Y R )。其中 X R 内部含有限制酶 K a s I 识别序列, Y R 内部含有限制酶 F s e I H p a I I N a e I N g o M I V 识别序列,五种酶的识别序列如图 B (▼表示切割位点),且这些识别序列在整个质粒上均仅有一处,目的基因内部不存在这些识别序列。
image.png (1)若要将结构如图 C 所示的目的基因直接插入到 Y R 内形成重组质粒 p Z H Z 10 ,则 p Z H Z 9 需用限制酶切开。
(2)将上述切开的质粒溶液与目的基因溶液混合,加入 D N A 连接酶连接后,进行大肠杆菌受体细胞导入操作。之后,受体细胞的类型(对两种抗生素表现出抗性R或敏感性 S )包含(多选)。

X R Y R

X R Y S

X S Y R

X S Y S


(3)若用 K a s I F s e I 联合酶切重组质粒 p Z H Z 10(只含单个目的基因),则可能产生的酶切片段数为(多选)。
(4)动物基因工程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受精卵能使目的基因高效表达

受精卵可发育成动物个体

受精卵基因组更易接受DNA的插入

受精卵尺寸较大,便于DNA导入操作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安祖花、蝴蝶兰等洋花卉,过去主要靠进口,因其价格昂贵,难以走进寻常百姓家,近几年我国科技工作者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温室大棚内生产出大量质优价廉的各种洋花卉,满足了市场需求。如图所示是蝴蝶兰芽尖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试管苗的培育过程。

(1)芽尖组织在接种到培养基之前,必须进行______处理,整个组织培养过程需________操作,并控制好各个时期的培养条件。
(2)要促使芽尖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培养基中应有细胞分裂素和________两类植物激素。当前者用量与后者用量的比值较________时,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3)再分化时,除必要的营养供应和激素调节外,还必须给予光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高度分化的芽尖组织繁殖出大量具有亲代优良性状的蝴蝶兰植株,充分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此过程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________调节。

如表所示为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市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表和图回答问题。

  被食者
捕食者  
绿藻
螺蛳
水草
鲫鱼
轮虫
螺蛳





鲫鱼





轮虫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________个营养级,鲫鱼和轮虫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________。
(2)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______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如果投入鸡粪过多,将导致浮游植物大量增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直接原因是鸡粪分解产生________。

碘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下面是与碘有关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每天用等量的不同浓度的碘制剂饲喂小鼠,观察各组小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分析该实验结果,你对通过饮食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中,A组小鼠甲状腺肿患病率很高,原因是食物中“缺碘”导致血液中________含量过低,通过反馈调节使血液中直接促进甲状腺组织细胞分裂增生的________激素的含量升高。
(2)实验二:日本9.0级大地震导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以后,曾在我国一些地区引发抢购加碘盐的闹剧。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加碘盐中的碘针对“碘-131”诱发的癌变是否有预防作用,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

操作
步骤
实验组别


1
普通饲料饲喂
普通饲料饲喂
2
普通饲料+加碘盐
________
3
普通饲料+碘-131制剂
普通饲料+碘-131制剂
4
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甲、乙两组小鼠甲状腺是否癌变

①乙组实验步骤2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专家指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个对照组才更有说服力,请写出该对照组的简要设置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在研究果蝇时,发现果蝇的眼色中有红色、杏红色、白色三种表现型,身色有黄身、黑身两种表现型。
(1)若某果蝇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因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受精后形成了一只染色体组成为XXY果蝇,则该果蝇如果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则可形成种染色体不同的配子。
(2)若有人将两只果蝇杂交,获得了l00个体。其表现型为37只黄身杏红眼;l9只黄身白眼;l8只黄身红眼;l3只黑身杏红眼;7只黑身红眼;6只黑身白眼。
①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多选)

A.两亲本个体都是杂合体
B.两亲本的表现型是黄身杏红眼
C.身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就眼色来说,红眼与白眼都是纯合体

②若该人进行的杂交实验果蝇所产白眼果蝇胚胎致死,则理论上亲代两只果蝇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3)若已知黄身是位于X染色体上显性性状,有人进行实验让纯合黄身雌果蝇和黑身雄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再让F2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3,则F3代中雌蝇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
(4)若控制眼色的基因由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B为红眼,A_Bb为杏红眼,其它基因型均表现白眼,现有AaBb两只雌雄果蝇杂交,所产生F1代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若再让F1代中杏红眼的个体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甲图表示某植物在红光照射下,叶肉细胞中发生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图中的SSU、LSU和LHCP表示三种不同的蛋白质),乙图表示该植物进行某实验的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1)图中的过程①需要与基因启动部位结合的________酶进行催化。由图分析,过程②发生在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核糖体上。
(2)甲图中的SSU和LSU组装成Rubisco酶,说明Rubisco酶的合成受________________控制。从其分布位置推断,Rubisco酶与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有关。
(3)若将乙图密闭装置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每天光照12 h,几周后,植物死亡,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原因)。
(4)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2支试管中,标号为1号、2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________,2号试管________,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