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京华平均结果。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
B. | 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
C. | 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
D. | 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
B. | 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
C. | 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
D. | 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 |
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差异巨大。读“中国地域文化区示意”图,判断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豪放、粗犷——① | B.窑洞——② | C.麻辣——③ | D.朝鲜腰鼓——④ |
等高线图所示的典型地貌是我国境内的
A.河流冲击扇 |
B.新月型沙丘 |
C.喀斯特峰林 |
D.古风蚀城堡 |
读亚非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水域面积发生变化与甲水域原因相同的是
A.洞庭湖 | B.死海 | C.咸海 | D.青海湖 |
2008年10月,乙国遭受了百年少遇的洪水灾害,其原因最可能是
A.洋流影响 | B.飓风影响 | C.赤道低压影响 | D.锋面天气影响 |
下图中①~⑤代表五种运输方式,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除管道外)四项指标的优劣顺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1)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
(2)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
(3)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
(4)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
A.(1)(2) | B.(2)(3) |
C.(3)(4) | D.(2)(4) |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10% | B.20% | C.30% | D.40% |
1961~2007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
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 D.进入郊区化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