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课外阅读 14分)         
六个馒头
①高一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千岛湖春游。
②新来的李老师一宣布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教室里马上被大家的喧闹声炸响。同学们纷纷询问注意事项,最后李老师问了一句:“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很长时间,没有人举手也没有人站起来,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来自山区的那个女孩子,(甲)她犹豫着举起手,手指颤抖着却没有张开来,但她还是站了起来,用极低的声音问:“老师,我可以带馒头吗?”一阵其实并没有恶意的笑声刺激着女孩子,她的脸通红通红的,低着头默默地坐下,眼泪沿着脸颊流了下来。李老师走过去,抚摸着她的头说:“你放心,可以带馒头的。”
③出发的前一天,女孩子拿着饭票在学校食堂买了六个馒头,然后低着头好像做贼似的跑回宿舍。宿舍里几个女同学正在收拾春游要带的零食,一边唧唧喳喳地议论着什么。女孩子直奔自己的床,迅速地用一个塑料袋把馒头装了进去,女同学的议论声似乎小了一些,女孩子的眼圈红了(a)。
④出发的那天下着雨,女孩子没有带伞,只好和别的同学挤在一把伞下,为了不因为自己而使同学淋湿,女孩子不住地把伞往同学那边移,等赶到目的地千岛湖时,女孩子身上的背包已经湿漉漉的了。大家纷纷冲向饭馆吃饭去了,女孩子一个人呆在招待所里,从背包里取出馒头。可是,由于塑料袋子破了一个洞,湿透背包的雨水将馒头泡透了。女孩子就这样一边流泪一边嚼着被雨水浸泡过的馒头。
⑤女孩子还没有吃完一个馒头,同学们就回来了。她没有料到她们会回来得这么快,来不及藏起湿透了的馒头,只好匆忙地往还没有干的背包里塞。班长突然说:“哎呀,我还没有吃饱呢。能给我吃一个馒头吗?”女孩子不好意思摇头也没有点头,班长已经打开她的背包啃起馒头来。其他几个同学纷纷走过来拿起馒头一边嚼一边说,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转眼,女孩子带来的馒头都被同学们吃完了,女孩子看着空了的背包只有无声地落泪。
⑥第二天,到了该吃早饭的时候,女孩子偷偷一个人走了出去。雨已经停了,女孩子的心却在落泪,本来可以不来的,干吗非央求父亲借钱交春游费呢?女孩一边后悔一边默默地落泪。班长找到了女孩子,拉起她的手就走,说:“我们吃了你带来的馒头,你这几天的饭当然要我们解决呀!”女孩子喝着热腾腾的粥,吃着软软的馒头,眼圈红红的(b)。
⑦以后总有人以吃了女孩子的馒头为理由请她吃饭,使她不用再嚼干冷难咽的馒头,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吃炒菜和米饭。女孩子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她默默接受了同学们不着痕迹的馈赠,默默地享受着这份单纯却丰厚的友谊。
⑧回来以后,女孩子变了,(乙)她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明媚的笑容,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地去帮助别人。后来,这个女孩子不仅是班里学习最好的一个,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个
⑨因为女孩子知道,同学们给她的是金钱所不能买到的善良和真诚。她们的友谊就像春天里最明媚的那一缕阳光,照射在她以后的人生道路上。
文章为什么要以“六个馒头”为题目?
根据第③段a处和第⑥段b处加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品读女孩子的复杂心情。
A.眼圈红了:                                                                    
B.眼圈红红的:                                                                  
第⑤段中“其实还是学校食堂做的馒头好吃”一句表明了同学们怎样的用意?
从文中甲、乙两句可以看出女孩子的性格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海啸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今年3月11日在日本近海发生的9.0级强烈地震就引发了约10米高的海啸,并引发核电站爆炸,造成重大地质灾害。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根据有关资料改编)
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①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的魔爪下逃生。

②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并简述理由。
①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不息。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少女般姗姗而来。
给加点的字注音。
年华()沉甸()
阅读全文;按要求填空。
作者把春雨比作少女,写出了她“文静、温柔、清新、羞涩”的性格特征;把夏雨比作__________,写出了她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把秋雨比作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她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文章引用古诗描绘春雨,请根据你的理解,判断下面哪些诗句也可来描绘文中的春雨,将序号写在下面横线上。
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②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④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仔细研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什么开篇强调“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2)为什么说秋天的雨“阅尽沧桑”“并不落寞”?


请从修辞、内容、情感三个方面对文中划线句作点赏析。

阅读《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一文,回答文后题目。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的气息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B连“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也听得到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深刻含义?
文章前四段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4分)
从A 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我选
赏析:

阅读《鸟中诸葛》一文,回答文后题目。
(1)乌鸦的名声不好,有人厌恶它,视其为不祥之物,认为“乌鸦叫,祸来到”。其实乌鸦是鸟中诸葛,不过鲜为人知。
(2)鸟类学家研究发现,乌鸦的聪明机灵令人吃惊。在欧洲的一些公路两旁,常常可以看到乌鸦,因为每当载重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地面震动往往迫使地下的虫子爬出地面,这样,乌鸦一伸嘴便可把虫子吃掉。乌鸦还会把核桃扔在路上,让汽车替它们把壳压碎,它们再吃壳里的果实。
(3)在英国,乌鸦吞食耗子很有趣。乌鸦站在猪背上“值班站岗”,因为它确信,在猪圈干草堆中爬来爬去的耗子,绝不会留意哼哼叫个不停的肥猪,于是乌鸦从猪背上猛然往下跳,便可以把耗子叨到嘴里。
(4)乌鸦看到狗在吃东西,往往会有几只飞去啄它的屁股,待狗反身攻击时,另外几只即迅速将它放下的食物抢走。
(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渔民常常把鱼竿搁在冰窟窿中钓鱼,乌鸦会利用渔民不在的机会,用嘴叨着钓鱼线,把线绳子拖着,直到鱼钩上出现活蹦乱跳的鱼,美餐一顿后叫几声便飞走了。
(6)如果有一只乌鸦在某个地点落入猎人的网中,那么,即使猎人改用其他完全不同的圈套,也不能诱骗第二只乌鸦中计。
(7)有许多小鸟都是由亲鸟哺育,长大后便各飞东西。而乌鸦却不同,小乌鸦长大后不但不离娘而去,并且对自己的父母十分孝敬。老乌鸦飞不动了,小乌鸦便到处寻食,衔回来一口一口地喂。老乌鸦一旦病死,小乌鸦还召集亲友为其送葬。有时群集数以千计,众乌鸦哀鸣着盘旋数圈,向遗体告别后将死乌鸦放入深坑。
(8)荷兰一位动物学家“领养”了一只18个月的乌鸦,把它饲养到8岁,这只乌鸦视他为“父亲”,他一踏进门,乌鸦便会手舞足蹈向主人鞠躬致意,其亲昵之态令人动情。
(9)乌鸦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它能重复各种各样的声音,甚至也能学人说话,有个别乌鸦可掌握百余个词呢!
(10)新喀多尼亚岛上的乌鸦还会用树叶和细枝制作捕捉昆虫的“工具”。它们折断一些钩形小枝以脚固定,除去树皮和叶片,用喙把钩部整理成像鱼叉且带有倒钩的工具,然后用这种工具设下陷阱引诱并捉住猎物。
(11)草原上的乌鸦还会衔着充满膻气味的羊粪“空投”于狼爪下,给狼报信和“导航”,饥饿的狼跟踪乌鸦找到羊群,乘牧羊犬疏忽之时叼走小羊。狼饱餐之后,乌鸦再飞来吃“残羹剩饭”。
(12)但有一些人认为,碰见乌鸦是不祥之兆,说它是“报丧之鸟”。其实,乌鸦并非不祥之鸟,报丧之谜已被揭开。乌鸦喜欢吃动物尸体腐烂之物,其嗅觉特别灵敏,能在很远的距离嗅到尸体分解出来的微弱气味,从而竞相飞至,久病垂危的病人临终前会释放腐败气味,人尚未死,乌鸦早已闻息而来,这也许是人们厌恶乌鸦的原因。
上文介绍了乌鸦哪些方面的特征?请分点概括回答。(3分)



用选文中的语句解释乌鸦“报丧之谜”。(3分)

仔细阅读上文,你会发现乌鸦的某些举动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请根据上文内容,将下表中的空格填充完整。(3分)

事件概括
给我们的启示
几只乌鸦啄狗的屁股吸引狗,另外几只乘机抢夺事物。
(1)
(2)
吃一堑,长一智。
鸦以亲昵之态报答动物学家的饲养。
(3)

阅读《一张罚款单》(翟振祥译),完成小题。(20分)
这天天气晴朗,我驾车到南卡罗莱纳州,打算找个地方钓钓鱼,给疲惫的身心放个假。
在一家钓鱼用品商店,我打听到了最近的钓鱼地点,然后买了地图、鱼饵并办了一张钓鱼许可证。随即,我向最近的湖泊进发。
抵达目的地,我把钓竿、装鱼的冷藏箱、椅子以及渔具箱从车上卸下来放在湖边,然后装上鱼饵,怡然自得地钓起鱼来。此时骄阳似火,空气又潮湿又闷热,为了防止中暑,我取来毛巾,在水中浸湿了顶在头上。
“上午好。”有人从背后走来,向我打招呼。我回头一看,是一个渔猎巡警,他手里还拿着个记录板夹。
“上午好。”我向他点头示意。
“钓到鱼了吗?”他问。
“没有,我钓鱼不过是为了消遣,消磨消磨时间罢了。”我说。
“能看看你的钓鱼许可证吗?”他问。我从衬衣口袋里掏出来递给他。
“再把你的驾照给我瞧瞧。”我照办了,他接过去认真地看了又看。
“我发现你驾照上的名字是Kiser,钓鱼许可证上的名字却是Kaiser”巡警提出了质疑。
“肯定是给我办许可证的人写错了。”我辩解道。
“噢,恐怕我得给你开张罚单了,理由是你携带无效证件非法捕鱼。再有,依照法律规定,你的钓鱼用具也必须予以没收。”“你在开玩笑吧?”我大吃一惊。
渔猎巡警当然没有开玩笑,他果真给我开了罚单,接着,又把我的全部三根钓竿还有渔具箱都装进卡车。眼睁睁看着他驾车扬长而去,我站在那里欲哭无泪。那些钓竿对我来说非比寻常。它们已经陪伴了我二十多年,我用它们教会了孩子如何钓鱼;我用它们和许多亲友一起垂钓,共同度过了许多幸福时光,而今这些亲友多半已离开了人世。这三根钓竿和渔具箱承载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回到家以后,我给主管渔猎的相关部门拨打了电话,试图解释清楚事情的经过,但是没人理会。他们告诉我,非法捕鱼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最终.我眼含热泪交了罚款.不再申辩。
时光飞逝,转眼九个月过去了。这天,我收到了一封信,上面没有署名,也没有寄信人地址。信纸上仅有一行字:“本周六上午1l时,渔猎管理局将举办拍卖会。”
周六上午10点钟,我驱车赶到了拍卖现场。放眼望去,会场颇为壮观:等待拍卖的猎枪和自行车成百上千,钓鱼装备堆积如山,还有几辆卡车和数不清的渔船。
突然,我发现了我的宝贝,它们被随意地丢弃在大堆的钓鱼装备之中,就像一文不值的破烂儿。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三根钓竿清理出来,仔细地擦拭干净,那个渔具箱却没有找到。
拍卖活动开始了,我找了个座位坐下来,等了一个小时,我的宝贝终于被摆在了拍卖台上。
“下面要拍卖的是三根一模一样的精致钓竿,我们把它们一起拍卖。”拍卖师说。
“50美元!”人群中有人喊价。“51美元!”另一个人嚷道。
我翻了翻口袋,里面只有27美元。于是我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准备退出竞拍。
“60美元。”“65美元。”“66美元。”竞价一个比一个高。“100美元。”突然有人大喊。现场鸦雀无声。“100美元一次,100美元两次,100美元三次,成交!”拍卖师手中的拍卖槌重重落下。
我沮丧地回到车里,头抵在方向盘上,一动也不想动。突然,不知什么东西碰在了我的车上,吓了我一跳。我扭头看向后边,一个人正在把那三根钓竿和渔具箱放进我的车厢里!等他转过身来,我看清楚了,这正是几个月前给我开罚款单的渔猎巡警。
我下了车,他伸出手来对我说:“我没有过错,是法律不够合理。”
我和他握了手,向他道谢后,驾车离开了。当车通过南卡罗莱纳州界时,我的泪水终于夺眶而出。 (选自《齐鲁晚报》2011年4月1日)
全文主要设置了两个情节结构,根据故事的发展过程,对这两个情节进行简要概括。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下面方框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结合上下文,体会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突然,我发现了我的宝贝。它们被随意地丢弃在大堆的钓鱼装备之中。

根据你的理解,文中的渔猎巡警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描绘渔猎巡警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
照应句子:(前句)

(后句)

表达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