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材料二:在一般情况下,战争能改变社会生产的产出组合。下图中曲线PP'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将所有要素投入社会生产所形成的最大产出组合。曲线内(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扇形区域)的点是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产出组合,曲线外的点是利用现有要素无法达到的产出组合。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2)在生产要素总量一定的前提下,若某个处于战争状态的国家生产处于E点(见上图),战争结束后,其产出组合最有可能由E点向(A、B、C、D)方向移动。
(3)和平是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相比战争年代,和平年代在生产、财政与对外关系等方面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条件、更多机会。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下图.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注:同比增长是指与上年同期相比较;产业增加值反映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材料二:2008年初,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为“两防”,防止经济由偏快走向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货膨胀。2008年6月底,为防止经济增速下滑,宏观调控政策变为“一保一控”。“一保”,就是保经济增长速度,“一控”,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到2008年11月初,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国内经济迅速下滑,通货膨胀已经不太严重,宏观调控政策修订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确认了这一宏观调控政策。
材料三:2009年3月5日,温家宝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关注民生”。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十四个“核心数据”中,七大“民生指标”非常抢眼。其中,中央财政投入四百二十亿元促进就业;为企业居民减轻税负约五千亿元;安排“三农”投入七千一百六十一亿元;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一千四百六十一亿元……。美国《侨报》对此发表评论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领导层今年的决策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笃行“为政之要首在利民,为治之道重在安民”。
(1)分析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变化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哲理。(10分)
(3)结合材料三,逐一分析上述民生指标的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8分)
(4)从国家职能的角度,分析说明国家应怎样实施经济职能才能更好实现“安民”、“利民”。(10分)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当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航运工程的抗御并利用河流的阶段;三是随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河流为自己服务,但也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的阶段;四是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等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要和谐发展的阶段。
材料二:2010年4月5日,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发表《湄公河委员会华欣宣言》,承诺要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作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亲密近邻和合作伙伴,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及时提供上游水文信息以协助下游国家的抗旱工作,此举获得各方赞赏。
(1)结合人类治水的历程,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注:国际上对“支柱产业”的界定,一般是指产业增加值占CDP总值5%以上的产业。
材料二:2010年,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国文化产业比重超过1/4,已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各省市之首。然而,广东文化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且普遍存在“小、弱、散、乱”的状况,这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材料三:2010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文化产业成为广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1)概述材料一、二中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并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省政府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建议。
(2)从《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社会”的角度,说明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性。
(3)有观点认为,“只有坚持文化创新,才能把广东建设成为文化强省。”请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图表1:2002年与2009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构成

注: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请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
(1)图表1、2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选择一个经济学原理,说明解决图表2所反映问题的意义。
(3)温家宝总理指出,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良知。请就政府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提出你的建议(两条)。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经济作用?
(2)用矛盾的观点回答,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什么要坚持“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