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04~201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及接待游客情况
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自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出游报价普遍上涨。
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踏步的提高。追求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使旅游消费逐步成为富裕起来人们的重要需求。为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 2013年2月《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正式发布,10月《旅游法》正式实施,2014年7月国务院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政策措施,为旅游业发展保驾护航。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空前活跃的繁荣景象,2012年已超越美国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产生上述经济信息的原因。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当灾难来袭,家园被毁、亲人离去之时,灾民徒手挖开倒塌的碎砖帮助寻找亲人,有的灾民抱着受伤的孩子一路奔跑送去救治,有的灾民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抢挖救援通道,更有许多灾民相互安慰相互扶持开始重建家园的生活……
(1)上述材料中“不屈的脊梁”指的是中华民族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2)简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
(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
高二某班在学习哲学时,组织了一次班级讨论会,请你一同参与。
甲组同学: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就是哲学,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乙组同学:唯物主义者就是一味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专门迷恋于物质享受的人;唯心主义者则是追求“心灵”世界的满足,追求远大理想,相信社会进步的人。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12分)
A县,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竹加工由来已久,竹文化源远流长。近年来,该县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努力将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倡导竹文化精神,大力加强宣传推介力度,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目前,A县占全国1%的立竹量产出了全国20%的竹产值。竹服饰、竹饮食、竹建筑、竹交通工具、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竹文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A县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理由。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9月26日晚在山东曲阜开幕,为山东省在建设文化大省的道路上又添加了重重的一笔。文化这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符号,正在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浙江、广东、云南、江苏、陕西、山东、河南都先后宣告,要在“文化”上大做文章。
试分析一下各地为什么纷纷提出要进行文化强省的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围绕我国的文化发展问题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对《我是歌手》《妈妈咪呀》等综艺节目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13年我国新开播的综艺节目都是引进国外版权的,同时还有许多电视台准备加入引进的队伍。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综艺节目在中国起步较晚,“拿来主义”是一个必经之路。
观点二: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不利于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选择一种你赞成的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