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种子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种子的形态结构差异很大,种子的基本结构差异也很大 |
B.所有植物种子的营养都贮藏在胚乳里 |
C.种皮具有保护作用,但它不是胚的组成部分 |
D.具有子叶、胚芽、胚轴和培根四部分的种子都能萌发 |
环保小组的同学在对轻度污染的水域进行检测时发现,蒲草细胞内某种有毒物质的含量远远低于其周围污水中的含量,其主要原因是
A.细胞壁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B.细胞膜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C.细胞核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
D.细胞壁与细胞膜共同作用的结果 |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③④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①④ |
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
B.盖盖玻片时,先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
C.观察装片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
D.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之和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45× 。那么,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 | B.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
C.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 D.视野亮,细胞数目少 |
下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装有等量的同种肉汤,甲瓶煮沸,乙瓶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丙图),数日后,瓶中的肉汤也变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瓶颈打断后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 |
B.未打断瓶颈时肉汤变质的是乙瓶 |
C.甲、乙形成的对照实验的变量是肉汤是否煮沸 |
D.此实验证明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