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窗 口 (文 / 孙守名)
①德国著名画家格斯林晚年在百病缠身的情况下画了一幅传世名作,画面上,一位十一、二岁的小女孩子双手紧紧抓住窗棂,张大嘴巴,用极度恐慌的眼神盯着窗外。窗外,暮色苍茫,硝烟弥漫……这幅以二战为题材的作品强烈地震撼着我的那颗脆弱的内心,小女孩的惶恐不安的眼神似乎触及到我的灵魂深处,让我常常不能释怀。
②幼年时,曾经居住在乡村的农家土屋,三间低矮、破旧的房舍前辟正门,两边各留有一个一米见方的窗口。木窗木棂,做工粗朴简陋。有那么几年,常常,父母和兄弟姐妹吃过早饭或午饭,或出工,或上学,家里就只剩下孤独的我。围坐在床上,吃了就睡,睡醒就睁着眼打量着窗口,那个窗口变成了我童年时的全部世界。
③西面的窗口正对着厨房的墙壁,阳光很难照射进来,所以大半时间我是在昏暗中度过。屋内墙角处老鼠啮咬床脚的声音,蟋蟀顺着墙壁爬行的举动,都令我感到恐惧。后来,父母似乎觉察到这一点,便将我移至东面的窗口,我也便看到了窗外的大千世界。
④一只觅食的麻雀飞落到院子里,踱着悠闲的碎步慢慢地走近躺在厨房门口的小猫,慵懒的小猫瞪着迷离的眼神有意无意张望两下。两只蝴蝶上下翻飞,其中的一只落在一枚翘起的绿叶上,振翅欲飞;另一只则绕着她翩然起舞。在屋檐处寓居的雏燕不小心跌落下来,疾飞而至的母燕赶紧飞落想方设法拯救。云儿来了又去,树叶绿了又黄。大片大片的雪花顺着窗棂的缝隙飞近我脸庞时,我知道,冬天终于来临。
⑤我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了童年,窗口给了我生命中对于大自然的最初知识。我懂得了四季轮回,和谐相处,知道了阳光和春雨、落叶和冬雪,学会了珍惜每一份来之不易的真诚和爱。
⑥有一年因病住院治疗,透过临近病床的窗口我可以张望到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那时,我的心情瞬息万变,忧郁、苦闷和急躁的情绪激荡着我的内心,有时甚至不可遏抑。我开始不断地朝母亲发脾气,一点小事便立即引发我的怒火。整个病房突然变得气氛紧张,柔弱的母亲不断向所有的人道歉,似乎这全是她的错。母亲的做法反而激起我的强烈不满,让我更加变本加厉。夜深人静,慈爱的母亲握住我的手,泪流满面,一言不发,只是忧郁地望着我。那一刻,我忽然发现自己的幼稚和无知!一夜之间,我变得安静下来。凝视窗外,相扶而过的病人,推着小车的护士,随风飘摇的柳枝,似蹲而卧的假山怪石,忽然都变得如此可爱!
⑦生命中,令人感动的一切都在自己的身边,只是那些若隐若现的爱和美,会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淡如云烟,稍纵即逝。只有我们用心去发现,才能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窗口,其实就是多彩人生的最好见证。
⑧母亲最后的几个月卧病在床,身体极度虚弱,可她对窗外的世界仍充满好奇和渴望。每天,她都让身边的人搀扶着坐起来望望窗外。窗外有阳光,有邻家的屋顶,有码放整齐的玉米,有白花花的棉花,有鸟儿飞过,有清风明月……那是母亲一生中全部的生活。
⑨透过窗口,母亲时刻盼望着我的归来。事务繁重,身不由己,有时要隔三五天才能去看望母亲一趟。愧疚于心,又百般无奈。我去见母亲,竟与母亲要见我一般成为了最终的一种期待。不止一次,母亲询问身边看护她的人,要他们告诉我归去的具体日期。母亲已然仙逝,而今思之,怆痛于心,悲哽难抑,何可胜道!
⑩脑海深处,时时映现出母亲守候窗口期盼的那种眼神,这必然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11)而今,窗口变成了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它,我看到了扰攘世界的万千气象,同时也逼出了我灵魂深处的那些“小”来。阅读全文,请你谈谈本文叙述了关于窗口的哪些事情。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
请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并简要分析。
谈谈你对“窗口”这一意象的理解。
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一下第⑦段有哪些作用?
阅读《会哭的人更健康》,完成下面题目
会哭的人更健康
①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长期以来,我们以为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男人更是如此。然而,当我们强忍泪水,听凭痛苦和悲伤侵蚀身体时,其实是拒绝了一种健康的宣泄方式。
②哭泣自有其奥妙。美国生化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志愿者先看情感电影,等他们被感动得哭了,就将泪水收进试管。几天后,再利用切洋葱的办法让同一群人流下眼泪。结果显示,因悲伤而流的“情绪眼泪”和被洋葱刺激出的“化学眼泪”成分大不相同,在“情绪眼泪”中含有儿茶酚胺,而“化学眼泪”中却没有。这是大脑在情绪压力下释放出的一种化学物质,体内有过多的儿茶酚胺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还会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当我们落下“情绪眼泪”时,排出的是有可能致命的“毒”。
③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们心情压抑时,体内还会产生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哭泣时这些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随着泪液排出体外,这同样也会有效降低有害物质在体内的浓度。
④研究还发现,眼泪不仅能把有害物质带出体外,泪腺自身还能分泌出一种活性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对全身各部位伤口的修复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个外伤病人,哭得越厉害,伤口便愈合得越快。反之,忍住泪水,压抑了泪腺工作,就会延迟伤口愈合。在这一点上,眼泪不再是意志薄弱的表现,而是加速伤口愈合的天然药物。
⑤可见,哭有其生物学意义,是对人体的一种安全保护。
⑥哭还是人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遭遇严重不幸时大哭一场,是人体对不幸的自然反应。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也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稍微舒畅。不情愿哭或哭不出来,身心可能就会出毛病。被抑制的紧张情绪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还会导致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结肠炎、风湿、冠心病或者其他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发作。像神经性气喘等疾病,就与隐忍不发关系亲密。而偏头疼及许多无名病痛,如胸口发胀、咽喉肿塞、脑袋涨痛等,都可能与过度抑制情绪有关。另外,男人大多没有女人长寿,重要缘由之一就是女人一般比男人爱哭。据考证,女性哭的频度为男人的5倍,女性平均每人每月至少要哭5次,而男人只有1次。看来,经常强忍眼泪等于慢性自杀绝非危言耸听。
⑦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或挫折,委屈郁闷的时候,实在没必要绷着脸强装出一副硬汉样。记住:会哭的人,才更健康。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说明“哭有其生物学意义”的?
第⑥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美国心理学家将137名中老年人分为健康组和患病组两组。患病组是溃疡病、结肠炎和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心理学家问他们平时在生活中是否爱哭,患病组中大多数人否认流过泪,而健康组恰好相反,并且哭的次数也远远高于患病组。据此,心理学家认为,哭与疾病、健康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并且得出了一个结论。
①请写出链接材料中心理学家的“结论”。
②结合原文第⑥段内容,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
阅读《落红》,完成下面题目
落红
曾绍炉
①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在我生命的岁月里,红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源泉。
②我喜欢的不是那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想起了光明,想起了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感到温暖无比,心生惊喜。
③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它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柔化它的灼热,把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
④他又具有美的本质,充满生命的活力。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果实、瑰丽深沉的红叶,妆成一个浪漫的世界、诗意芬芳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变得尽善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
⑤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对着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领略大自然超凡的灵气。
⑥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
⑦当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时,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在果实蒂落的世界,“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景观会魔幻般“烟消云散”。当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时,那红叶会曼妙起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
⑧虽然他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永远芬芳灿烂的痕迹。
⑨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一桩错误,既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重生和永恒,人们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
⑩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地告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
⑾在捧掬、拾捡、探读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人类。当艳红吐翠时,人自也慷慨大度,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当兼收并蓄之时,人面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禁热泪盈眶……
⑿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本文围绕“红”写了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感受,阅读②—⑧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对象 |
特点 |
作者情感 |
初放成长的红 |
① |
④ |
质朴骄矜 |
||
② |
||
落红 |
③ |
称颂敬佩 |
爱得牢固长久 |
第⑦段划线句子写得优美形象,请加以赏析。
文章以“离奇而瑰丽”的梦结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志向?作者是如何自然写出这种情感志向的?结合⑨—⑿段内容加以具体解释。(不超过200字)
日本重视发展抗震建筑
1995年,日本神户地区的里氏7.2级大地震,彻底毁坏2.1万栋建筑物,死亡5400人,造成经济损失2000亿美元,是此前一年美国诺思里奇地区6.7级地震损失的10倍。
国际地震学界的专家认为,日本是一个地震频率较高的国家,而现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所允许的强度低于靠近断层的地面震力强度,尤其是一些高层建筑在设计中对垂直方向地震波的危险重视不够,地基不够结实,成为许多现代化建筑在地震中倒塌的重要原因。
此外,神户地震还给建筑师们留下一个重要的思考题:建筑物、桥梁和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仅考虑到防止生命损失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它们达到在地震以后能使城市继续运转的要求,诸如能源、通信、供水等现代“生命线”,必须具备更强的抗震防灾能力。例如,煤气管道的破裂会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现在日本正在普及在管道上安装自动阀门和计算机安全装置,在管道破裂前自动关闭管道,防止煤气泄漏。
美国和欧洲的专家在考察了日本的情况后认为,日本建筑商比较重视建筑物的坚固性,但忽略了建筑物的柔性,因而其抗震能力不如美国的建筑物。在神户地震中,有些建筑物虽变形歪斜但并未倒塌,而有些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虽未遭破坏,但却整幢楼房倒塌了,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的柔性不同。日本专家正在推广美国方面的经验,在构筑高层建筑物的基础中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在建筑物的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
大地震带来的教训,迫使日本加强对抗震、防震进行综合研究。1996年1月,日本科技厅开始实施“地震综合新领域研究”计划。该计划将把多种领域的研究人员聚集在一起,推进具有系统工程性质的尖端、边缘、基础性研究。参与该计划的主要科研机构包括宇宙开发事业团、核动力反应堆与核燃料开发事业团、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以及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等。1996年,日本政府拨款160亿日元用于地震调查研究,比上一年增加了50亿日元。
在日本,为预防地震并尽可能减低危害,日本内阁府内设有一中央防灾会议,会长历来由日本首相担任,以引起全国的高度重视。日本政府早在1978 年便制定出《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规定一旦预测到大地震,在发生前两三天,将由首相亲自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
还应提到的是,日本政府一贯提倡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助精神,提高对灾害的警惕性。在1995年初的阪神大地震中,约80%需要营救的人员是被邻居救出的。
此外,日本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煤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同时,日本正在普及用于公共机构和住宅的独立单元式安全供电、供水等设备。近年来,日本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的兴建“抗震抗灾公寓”热潮,政府方面对产业界的这种举措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包括优惠贷款和减免税,而用户对这种公寓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文章第一段举日本神户地震的情况有何作用?
简要分析造成神户地震中大量建筑物倒塌的原因。
指出下列说法的错误,并简述理由。
①文中列举“1996年,日本政府拨款160亿日元用于地震调查研究,比上一年增加了50亿日元”的事实,具体说明了神户地震给日本政府在财政上带来的损失。
②文中列举“在神户地震中,有些建筑物虽然歪斜变形但并未倒塌,而有些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虽未遭破坏却整幢楼倒塌了”的事实,是为了说明日本建筑商比较重视建筑物的坚固性。 根据全文,分点概括日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防震抗震的。
我在寻找那片野花
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
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巾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 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
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
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
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 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
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
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
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扎。
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 ,她赶紧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礼物了。
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她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B她的掌上有 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她去干活的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
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
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
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C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
此后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
(选 自《写给女儿们的散文》)本文讲述了关于“荞”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⑴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
⑵她的掌上有 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寻找一片野花的“荞”,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美丽。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到“荞”是一个怎样的人?
“荞”经历了重重风雨,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面对生活,我们该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及你的生活感悟谈谈。
飞向太空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
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
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 分)
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 分)
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功研制舱外航天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请你联系选文内容,说一说舱外航天服应具有哪些功能?(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