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填空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
(2)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3) ,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4) ,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与君离别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伤心秦汉经行处, 。《潼关怀古》
(7)《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忠贞不屈气节的千古名句是: , 。
(8)《五柳先生传》中总写五柳先生思想性格,表现其隐者心境的句子是: , 。
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逄席上见赠》)
(6)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4)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6)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巧用比喻写出溪水逶迤之状、时显时隐之景的句子是“ , ”。
请按要求默写。
(1)《礼记》中说:“虽有嘉肴, , 。”中国古代诗歌的盛宴,唯有用心学习、潜心吟咏才能品尝到其中的珍馐至味。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初中学过的诗词,在温习中将知识融会贯通,获得新体会、新发现,正如《论语》中所说“ ,可以为师矣”。
(2)《诗经》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关雎》中开头“ , ”两句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律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一般说来,律诗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颔联“ , ”。
(4)古体诗与律诗不同,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最后一句“ ”就是九言句。
(5)词原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歌词,又称“长短句”。苏轼在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 ”两句中,借用典故,以魏尚自许,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6)曲是元代出现的新兴诗歌体裁。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名作,“ , ”两句简练生动地传达出日暮之时游子的凄苦之情。
(7)诗歌可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诗人常借“花”“月”等事物表情达意,也常把“笑”“泪”等字写进诗词里,如含有“泪”字的连续两句有“ , ”。
根据提示填空。
(1)将军百战死, 。(《木兰诗》)
(2) ,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醉翁亭记》中作者用简练传神的语言描绘春夏季节的句子是:“ , ”。
(6)不管前路如何坎坷,世事如何难料,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一定会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说的“ , ”。
【感受英雄风范】
(一)
吟诵古诗文名篇,感受历代志士仁 人的风范。"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① ,② ",是为了正义不惜献身的坚定信念;"安得广厦千万间,③ ",是心忧天下的博大胸怀;"不畏浮云遮望眼,④ "是睥睨一切的非凡气度;"⑤ ,西北望,射天狼",是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⑥ "是勇往直前的乐观和自信。
(1)将上面所引名句填写完整。
(二)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张桂梅,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这是写给她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泥,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不惧碾作泥,无意苦争春"化用南宋诗人① 《卜算子•咏梅》的句子。原句是"无意苦争春,② 。零落成泥碾作尘,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