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首诗选自罗广斌、杨益言著作的小说《红岩》,其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囚歌
A.诗中“狗”的本体是指出卖革命的可耻叛徒,诗人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投降者苟且偷生的蔑视。 |
B.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囚禁革命者的人间炼狱看作是“活棺材”,反衬了国民党反动派残酷迫害革命志士的暴行,同时暗示反动统治者必将灭亡的结局。 |
C.诗人将暗地里进行的革命斗争比作“地下的烈火”,意味着革命者的斗争终将像烈火一般熊熊燃起,烧毁这人间炼狱。 |
D.结尾一句中的“热血”一词借代指革命者的牺牲。革命者真诚地愿为国家、为民族的自由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会选择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彰显生命的真正价值。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雪》在结构上的两个层次非常清楚,前者写江南的雪,是“优美”一景,后者写朔方的雪,是“壮美”一景,这两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换句话说,作者写江南雪的“优美”,正是为了衬托出朔方雪的“壮美”。 |
B.在这些“江南的雪”的情景描写中,倾注了作者太多的向往和爱慕的深情。美好的图景,寄寓了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 |
C.雪罗汉终于还是消融以至于不见了,流露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不能常在的惋惜之情。 |
D.《雪》中用了不少篇幅写江南的雪,而在写江南的雪的时候,又有一半的文字描写塑雪罗汉,在谋篇布局上有点“率意为之,信笔涂抹”之嫌。 |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修辞方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
C.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
D.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博识:知识渊博,学识丰富) |
B.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弥漫:充满,布满) |
C.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灼灼:形容火热) |
D.在凛冽的天宇下。(凛冽:刺骨地寒冷)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
B.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朔雪罗汉。 |
C.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退尽了。 |
D.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录地飞着。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磬口(qìng)嘴唇(chún) 蓬勃(bó)凛冽(lǐn) |
B.滋润(rùn) 褪尽(tuì) 弥漫(mí)脂粉奁(lián) |
C.灿烂(càn)粘结(zhān) 灼灼(zhuó)旋转(zhuǎn) |
D.单瓣(bàn)朔方(shuò) |
闪烁(shuò)胭脂(zh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