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装置略去)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液体逐滴滴入到②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是
选项 |
①中的物质 |
②中的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氢氧化钠 |
明矾溶液 |
开始时即产生白色沉淀 |
B. |
浓硫酸 |
铜片 |
产生无色气体,溶液变蓝 |
C. |
浓硝酸 |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 |
产生红棕色气体 |
D. |
稀盐酸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
开始时无明显现象 |
下列有关硝酸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浓硝酸浓度变小是因为浓硝酸的吸水性 |
B.硝酸可与Na2SO3反应制得SO2气体 |
C.浓硝酸因分解放出的NO2又溶解于硝酸而呈黄色 |
D.硝酸能与Fe2O3反应,表现氧化性 |
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CO、NH、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 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 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1.6 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 )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 B.Cl-一定存在,且c(Cl-)≥0.4 mol·L-1 |
C.SO、NH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 D.CO、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
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A.同密度、同压强的N2和C2H4 | B.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 |
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O | D.同压强、同体积的O2和N2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C.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D.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现有24 mL浓度为0.05 mol·L-1的Na2SO3溶液恰好与20 mL某浓度的K2Cr2O7溶液完全反应。已知Na2SO3可被K2Cr2O7氧化为Na2SO4,元素Cr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为+3价,则K2Cr2O7溶液的浓度为()
A.0.01 mol·L-1 | B.0.02 mol·L-1 | C.0.03 mol·L-1 | D.0.04 mol·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