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海水中蕴含80多种元素,其中碘元素的总含量为8×1010 t,所以碘被称为海洋元素 |
B.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CO2通入氨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低的NaHCO3从溶液中析出 |
C.工业上常利用铝的还原性来还原某些金属氧化物,该反应称为铝热反应 |
D.人们经常把具有特殊用途的木材、纺织品等用水玻璃浸泡,这样加工的产品既耐腐蚀又不易着火 |
下列物质中,其水溶液能导电,但本身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金属铁 | B.干冰 | C.酒精 | D.硫酸钡晶体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上图中的①是N2的电子式 |
B.上图中的②是S2-的结构示意图 |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53I |
D.上图③为CO2的结构式 |
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工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生产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铁矿石冶炼铁,均需要用石灰石为原料 |
B.CO会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可将中毒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解毒原理符合平衡移动原理 |
C.2011年5月份起,面粉中禁止添加CaO2、过氧化苯甲酰等增白剂,CaO2属于碱性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属于有机物 |
D.固体煤经处理变为气体燃料后,可以减少SO2和烟尘的排放,且燃烧效率提高,有利于“节能减排” |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X2(g)+3Y2(g) 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反应在起始、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 |
||
X2 |
Y2 |
XY3 |
||
① |
1 |
3 |
0 |
放热 23.15 kJ |
② |
0.6 |
1.8 |
0.8 |
Q (Q>0)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达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2 mol·L-1
C.容器②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
D.若容器①体积为0.20 L,则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大于23.15 kJ
将一定量的固体Ag2SO4置于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装有少量V2O5),某温度下发生反应:Ag2SO4(s) Ag2O(s)+SO3(g),2 SO3(g)
2 SO2(g)+ O2(g),反应经过10 min达到平衡,测得c(SO3)=0.4mol/L,c(SO2)=0.1mol/L,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10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mol-1·min-1 |
B.SO3的分解率为20% |
C.容器里气体的密度为40g/L |
D.硫酸银与三氧化硫的化学反应速率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