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I2可溶于KI形成KI3,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说明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 |
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CO3和Na2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HCO3-)>c(CO32-)>c(OH-)>c(H+) |
C.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将等体积的浓度为1.0×10-4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浓度均为1.0×10-4mol/L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产生两种不同沉淀,且Ag2CrO4沉淀先产生 |
D.25 ℃时,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和水电离出的c(OH-)的乘积一定等于10-14 |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式为,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 |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 B.X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
C.Y与滤纸接触处有氧气生成 | D.X与滤纸接触处变红 |
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
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增大 |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
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H3分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
B.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 |
C.丙认为H3分子实质上是H2分子与H+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H3+ |
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
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
A.H2 | B.Cl2 | C.NaH | D.H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