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乙酸、葡萄糖与淀粉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 |
B.醇、醛和羧酸都溶于水,烃与酯的密度都小于1g/cm3 |
C.豆浆中富含大豆蛋白,煮沸后蛋白质水解成了氨基酸 |
D.某烯烃(最简式为CH2)与H2加成产物为2,3—二甲基丁烷,则该烯烃可能有2种结构 |
下列实验操作导致所读出的数值比真实值小的是(假设其他操作均正确)
A.对滴定管仰视读数: 23. 80 mL |
B.将胆矾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所得质量10. 4 g(左盘祛码10 g,游码0.4 g) |
C.中和热测定时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测定反应的最高温度: 30. 4OC |
D.用量筒量取硝酸时,俯视读数: 5. 8 mL |
T℃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 ( g ) + 3 H2 ( g ) CH3 OH ( g )+H2O( 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至a点时υ(H2) ="1" mol·L-1·min-1 |
B.曲线I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
C.若曲线I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H >0 |
D.T℃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
已知A.B为单质,C为化合物: 能实现上述转化关系的是 ①若C溶于水后得到强碱溶液,则A可能是Na②若C的溶液遇Na2CO3,放出CO2气体,则A可能是H2③若向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先生成白色沉淀,之后沉淀逐渐溶解,则B可能为A1④若C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B可能为Cu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解释下列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 3 Fe +8H+ +2NO3-="3" Fe2++2NO+4H2O |
B.FeBr2与Cl2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2Fe2++2Br-+2Cl2=2Fe3++4C1-+Br2 |
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A13++2SO42-+2Ba2++4OH-=2BaSO4↓+A1O2-+2H2O |
D.漂白粉溶液中加氯化铁溶液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Fe3++3C1O-+3H2O=Fe(OH)3↓+3HC1O |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预期目的且安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