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取用金属钠时,多余的钠应该置于废液槽中,不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
B.用足量的稀硫酸可以除去Cu粉中混有的Fe2O3杂质 |
C.在托盘天平上称取2.0g氢氧化钠固体,然后在l00mL容量瓶内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得到0.50 mol.L-l氢氧化钠溶液 |
D.萃取过程中的振摇操作时,需将漏斗上口向下倾斜,下部支管口斜向上方 |
用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大小 | B.用铜和稀硝酸制取并收集少量NO |
C.验证氨气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 | D.实验室用氯化铵制少量氨气 |
关于反应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向浓度都为0.1mol·L-1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通入CO2,NaOH首先反应 |
B.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NaOH溶液,NH4+首先反应 |
C.向浓度都为0.1mol·L-1的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CuCl2首先反应 |
D.向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首先反应 |
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
固体变黑,膨胀 |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
B |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
无明显变化 |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将一小块K放入水中 |
产生气泡,溶液变红 |
K能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碱 |
D |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
粉末变红 |
铁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
微粒甲与离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微粒甲是
A.Si | B.Na+ | C.Al | D.SO2 |
在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 | B.K+、AlO-2、Cl-、SO42- |
C.Ca2+、Mg2+、NO3-、HCO3- | D.Na+、Cl-、CO32-、SO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