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吕氏春秋》日:“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租佃制)则速,无所匿其力也”,使“公作”走向“分地”的决定性因素是

A.诸侯争霸 B.分封制
C.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D.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人的名字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但有人的名字往往反映了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如“文革”时期出生的叫“马文革”“李红卫”等,抗美援朝时期出生的叫“刘援朝”等。按照这一逻辑去推断,“张跃进”应该出生于()

A.1949年 B.1952年 C.1958年 D.1967年

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造成这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 B.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C.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D.自然灾害的影响

“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是在()

A.1956年 B.1957年 C.1958年 D.1959年

下列关于中共八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④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意见未能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