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荒漠化、水土流失 | 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 | 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
对图中②所示资源调出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改善了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
B.沿途将经过河南、河北等省区 |
C.调出区是从长江干流直接取水,水量丰富 |
D.该项目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均能产生积极效应 |
为挽救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中一般不选用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
B.迁地保护 |
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 |
D.引入被保护动物天敌的天敌 |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A.直接使用价值 | B.间接使用价值 |
C.潜在使用价值 | D.经济使用价值 |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
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D.生态系统的稳定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稳态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曲线的正确叙述是()
A.“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
C.“S”型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
下列关于消费者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消费者在食物网中可占有任何一个营养级 |
B.绝大多数动物是消费者 |
C.消费者都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
D.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