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省份,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省份。

材料二 中巴铁路模拟线路图

材料三 新疆2006~2008年工业构成的增量及增速

时间
工业构成
比上年增加(亿元)
比上年增长%
2006年
轻工业
81.62
10.6
重工业
1 063.51
15.2
2007年
轻工业
111.21
15.5
重工业
1 212.97
15.5
2008年
轻工业
140.10
9.8
重工业
1 587.25
16.1

材料四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国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福建与台湾一水之隔,合作基础良好,已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台商是该省主要的外来投资者。
(1)高速铁路将成为联通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等。
(2)此规划中,包含了拟建中的瓜达尔港。从我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该港口的优势位置条件是           等,主要用途是       
(3)新疆工业内部结构的特点是        ,增速特点是               
(4)福建是台商投资最早的地区,分析其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32分)
材料一:2003年四川名在都江堰市东北部蒲阳,毗邻火车站,建设了四川、江苏企业合作平台-—川苏都江堪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机城制造、电子产品、生物制药和特色食品等产业。
材料二:川苏都汉堰科技产业园位置示意图。

(1)简述都江堰市吸引江苏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
(2)简述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承接产业转移对两地产生的积极影响。

据下列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借助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良好的区位条件及国家对外开放政策和侨乡的优势,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985年和2002年城市分布比较图)。但是现在,优势弱化,劣势凸现,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面临严峻挑战。

材料2: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城市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占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7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1/4。
材料3: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1)20世纪8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1985年与200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3)文中提到珠江三角洲“优势弱化,劣势凸现”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劣势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再加上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由原来追求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使得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减弱,________面临困难。为此,珠江三角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正在以产业基础较好的________(城市)为基础,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4)该区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5)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珠江三角洲的是________。

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上游地区重点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是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乙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河流域下游的流域形态特征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加快黄河中游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两套方案进行了讨论。你认为哪套方案的经济效益更高?要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采取哪些措施?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西兰畜牧业发达,羊肉、奶制品、粗羊毛和鹿茸的出口值皆为世界第一,但粮食不能自给,需从澳大利亚进口。
(1)比较该国北岛与南岛的地形特征差异。
(2)你认为该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个岛?并说明理由。
(3)简述新西兰农牧业发展的条件。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素有“雾都”之称。雾,是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近地面的空气冷却后,空气中的水汽依附在凝结核上凝结所成的细微水滴。
材料二成渝经济开发区资源、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示意图。

材料三资料记载,乐山大佛在唐代建成之初,佛体丹彩描绘,金粉贴身,形象光鲜。历经千年,大佛全身布满沧桑,脸上的黑色条纹如一行行眼泪,胸部、腹部和腿部剥落了好几大块,露出了红色“肌肉”。
(1)据材料一、二,分析重庆多雾的原因。
(2)成都平原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基地。指出该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并简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乐山大佛现状的主要原因。(4分)
(4)运用该题图文信息,分析成渝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有利区位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