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者。”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 A.其他大臣追求功名利禄 |
|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
| C.明太祖惩治贪官的需要 |
|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他们( )
①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②追求民主、平等和自由
③强调理性④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孟子主张“君轻民贵”,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
|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
|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
青年时期的钱伟长在美国大使馆填写签证表的宗教信仰一栏时钱先生说:“我没有宗教信仰。”美国官员说:“没有是不行的,你就填信仰孔教吧”。这件事说明()
| A.外国人一直把儒教当成中国的国教 |
| B.中国以外的世界,把儒家视为一种宗教 |
| C.儒家应当积极参与世界宗教对话 |
| D.儒教或曰孔教就是中国人的宗教 |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这两种趋势,给东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其中挑战有( )
①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②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产业调整与生产要素转移加快
③冷战的阴霾和长期存在的领土、民族、宗教等历史问题
④日益突出的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蔓延等新问题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