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下列言论与材料原意相近的是( )
A.“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B.“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
C-“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难一根本之条件。”
D.“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日兴民权。”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 1921~1935: |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
|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
|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
|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
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
| A.察举制的实行 |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 | C.科举制的推行 | D.军机处的设置 |
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学东渐的影响 |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
| C.经济重心的转移 |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
宋元时期,在部分地区的人们心目中,四海龙王(传说其主要职责是在人间司风管雨)的地位每况愈下,逐渐为妈祖(是海洋贸易者、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所取代。能够和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宋元时期
| A.小农经济走向繁荣 | B.航海事业得到发展 |
|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