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以来,汉代政坛曾出现“世为边郡守”、“世为二千石”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A.中央集权的加强 | B.君主专制的减弱 |
C.儒学地位的提高 | D.世家大族的出现 |
2013年,欧盟因贪污造成的损失高达1万亿人民币,“网络反腐”、“正能量”、“职务犯罪”等也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率最高的词汇。以下我国古代的历史现象与以上材料主旨关系不大的是 ()
A.秦代推行御史制度 | B.汉代实行的刺史制度 |
C.宋代提点刑狱司的设置 | D.明代军机处的设置 |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 )
A.世袭制的影响 | B.宗法制的影响 |
C.分封制的影响 | D.礼乐制度的影响 |
2013年7月10日人民网:“5000年中华文明绘就了一条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线路。”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 ( )
A.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 B.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
C.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 D.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发展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 | B.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 D.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