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表说法正确的是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 |
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 |
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率(%) |
| 美国 |
14.7 |
3.3 |
| 英国 |
21.8 |
2.8 |
| 德国 |
24.3 |
1.4 |
| 法国 |
28.5 |
2.1 |
| 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
22.0 |
2.6 |
A.美国不太重视社会福利,只关注于经济的增长
B.德国只注重社会福利,不注重经济的增长
C.英国特别注重社会福利,忽视了经济的增长
D.法国穷人较美国穷人好过,美国更注重经济的增长
1905年清朝一道奏折中写道:“口口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其中口口所缺文字是
| A.专制 | B.科举 | C.维新 | D.革命 |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
|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 |
| 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 |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
|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
| 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
|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 ,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
|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
|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