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独辟蹊径》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善于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成就事业 |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走向成功的前提 |
C.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
D.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
下面漫画揭示的哲理是
A.人的认识受主客体因素制约 |
B.人的主观认识影响客观环境 |
C.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 |
D.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 |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解决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2015年4月2日,中国海军临沂舰帮助10个国家的225名侨民撤离处于战争状态的也门。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为撤离处于危险地区的外国公民采取专门行动,也是中国海军首次实施撤离外国公民的国际救助行动。这体现了
A.中国外交政策和军事战略的转变 |
B.中国的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的形象 |
C.中国参与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决心 |
D.中国的国际权利和国际义务 |
1949年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败逃台湾后,美国掀起一场激烈争论,谁输掉了中国? 今天,美国部分人士认为,美国对华建设性接触的本意是打造一个友好的中国,事实上却培养了战略竞争对手,眼看这个对手正在挑战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领导权,一场新的战争会出现。由此可以推断
A.两场争论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的一种体现 |
B.中美之间的矛盾将是亚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C.国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
D.建设性接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进而对美国形成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