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H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系列文化工程。对此有人提出质疑:农村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工作,经济搞好了,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展起来,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这一观点( )
①看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②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认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③否认了文化建设需要物质载体,看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看到了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引导,忽视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具有客观性 |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
|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
|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
| 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
| 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
|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
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万物的基础是原子,是基本元素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 A.③→④→② | B.②→③→④ |
| C.③→②→④ | D.②→①→③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
|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
|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
| D.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