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H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等系列文化工程。对此有人提出质疑:农村工作的重点是经济工作,经济搞好了,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展起来,不必搞什么文化工程。这一观点( )
①看到了经济是文化的基础,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②否认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认为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
③否认了文化建设需要物质载体,看到了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看到了文化建设需要正确引导,忽视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春节,还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节日。这表明( )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C.文化总是在继承中发展 |
D.文化传承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
2012年8月8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十二五规划”继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将其从观念转化为具体政策。关于教育,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来说它具有( )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 ②传递文化的功能 ③创造文化的功能 ④促进政府立法的功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媒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有中国人的角落,龙都是中国人之间最亲切的身份认同。而能集中展示民族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的是( )
A.种类繁多的体育运动项目 |
B.庆祝民族节日 |
C.民族的文化遗产 |
D.民族的语言文字 |
面对近来的多起尴尬,有关部门指出,我们仍应发扬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精神,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原因在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
D.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