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
A.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斗争 |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
2010年是中意建交40周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于2010年10月7日在罗马举办,这个盛大的文化活动,可以使意大利人民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科技、环保等领域的现状与发展。回答下列各题。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标志是,中央上部是中国传统乐器二胡,下部则是意大利水城威尼斯著名的交通工具——贡多拉,蓝色的底色代表地中海,红色和绿色的镶边分别代表着中国和意大利。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融合标志着两国文化逐渐走向趋同
③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是扩大各国文化的影响
④两国在文化上互相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中意文化交流遵循的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两国在文化交流中应该做到
①发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个性②尊重不同民族的差异
③平等相待,和睦相处④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据说,纽约某任市长在治理地铁里的小偷和抢劫现象时,采取的办法是在地铁站里不间断地播放古典音乐名曲,其中播放次数最多的是《圣母颂》。结果地铁站内的抢劫、偷盗行为逐渐减少,发案率创下历届政府中的最低。由此可见
①优秀的文化可以感召人、感染人
②音乐是制止犯罪最有效的载体
③音乐欣赏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④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A.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武汉某中学通过举办“歌唱祖国”校园合唱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生活及其活动 |
B.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
老子的《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诗词的寓意符合这一特点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影响,文化的进步离不开经济的推动。回答下列各题。我们所讲的文化生活里的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例属于文化的有
①中国发明火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②参加文学社、读书沙龙和书画协会
③2009年7月出现的日全食现象
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③ |
据新华网报道,2009年武汉市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契机,加大投入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当年市区建设完成20个文化项目,总投资13.2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额翻一番。这说明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
B.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
C.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
D.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