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每小格高度为0.1mm,面积为1/400mm2)进行计数。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一天的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根据镜检绘制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稀释后再计数 |
B.乙图中第4~7d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
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大肠杆菌生产人的胰岛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转录和翻译的场所是相同的 |
B.DNA连接酶能把两个黏性末端经碱基互补配对后留下的缝隙“缝合” |
C.通过检测,大肠杆菌中没有胰岛素产生则可判断重组质粒未导入受体菌 |
D.人和大肠杆菌在合成胰岛素时,用于转录的模板链是相同的 |
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不能分裂生长。这一实验可以说明:
A.该重组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 | B.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核遗传 |
C.该重组细胞可称为细胞株 | 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 |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选用的培养材料是
A.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 | B.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 |
C.动物的受精卵 | D.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细胞 |
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的探针DNA分子中必须存在一定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后者的作用是
A.为形成杂交的DNA分子提供能量 | 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 |
C.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 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 |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
④蛋白质⑤环状RNA⑥环状DNA⑦能“友好”地“借居”
A.①③⑤⑦ | B.②④⑥ | C.①③⑥⑦ | D.②③⑥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