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进行探究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每小格高度为0.1mm,面积为1/400mm2)进行计数。甲图是实验过程中某一天的显微镜镜检结果,乙图是7天内根据镜检绘制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酵母菌数量过多,需稀释后再计数 |
| B.乙图中第4~7d酵母菌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
| C.相同条件下再次实验,酵母菌种群数量的K值基本不变 |
| D.酵母菌自身代谢产物如CO2也会影响实验数据 |
将番茄和马铃薯通过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此过程不涉及()
| A.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
| B.灭活病毒诱导融合 |
| 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 |
|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蛋白质工程是新崛起的一项生物工程,又称第二代基因工程。下图示意蛋白质工程流程,图中
A、B在遗传学上依次表示()
A.转录和翻译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转录 D.传递和表达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2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2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三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一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A.3 | B.5 |
| C.9 | D.12 |
甲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乙植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Bb,去壁后用PEG将这两种植物细胞融合,则得到的杂种体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 ()
| A.AaBb | B.AAaa |
| C.BBbb | D.AABB |
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 C.①②④③ | D.①④③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