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当单摆做简谐运动时,用秒表测出单摆做n次(一般为30次~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t,算出周期;用米尺量出悬线的长度L,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d,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达).
(2)将一单摆挂在测力传感器的探头上,用测力探头和计算机组成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单摆摆动过程中摆线受到的拉力(单摆摆角小于5°),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如图①所示的F-t图像.然后使单摆保持静止,得到如图②所示的F-t图像.那么:
①此单摆的周期T为__________s;②设摆球在最低点时Ep=0,已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单摆的周期用T表示,那么测得此单摆摆动时的机械能E的表达式是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
如图7所示为“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装置,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思考该探究方案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中需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其最根本的目的是 _____。
A.防止小车不能被橡皮筋拉动 |
B.保证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小车做的功 |
C.便于小车获得较大的弹射速度 |
D.防止纸带上打点不清晰 |
(2)实验中甲、乙两同学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变化。
甲同学:把多条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并把小车拉到相同位置释放;
乙同学:通过改变橡皮筋的形变量来实现做功的变化。
你认为(填“甲”或“乙”)同学的方法可行。
(3)本实验可通过作图来寻找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若所作的W-v的图象如图8所示,则下一步应作(填“W-v2”或“W-”)的关系图象。
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光滑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6所示,用已知质量为m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可用的测量仪器只有一把量程足够大的刻度尺。
(1)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已知量和测得的量表示弹性势能= _____________ __。
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得出的结果如图5所示,a、b、c为小球运动轨迹的三个点,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y轴竖直向下,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 m/s,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 cm,y=________ cm。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_______m/s。 (g取10 m/s2)
如图,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多次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
,然后,把被碰小球
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
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相撞,并多次重复。椐图可得两小球质量的关系为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B.测量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5mm,用的是红色滤色片,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红色干涉条纹。
(1)毛玻璃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还是平行?____________
(2)如果把单缝向双缝移近一些,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经测量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1.5m,某次实验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样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测量头的读数如图所示,试读出分划板在B位置时测量头(图乙所示)的读数为 ,该单色光的波长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