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度为v1,加速度为a1,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2,第一宇宙速度为v2,地球半径为R,则以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B.甲的周期大于乙的周期 |
C.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 D.甲在运行时可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
一物块沿倾角为θ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2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h分别为
A.μ=tanθ |
B.![]() |
C.h=H/2 |
D.h=H/4 |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的卫星,C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长轴大小为a,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A的线速度小于卫星B的线速度
B.卫星B离地面的高度可以为任意值
C.a与r长度关系满足a=2r
D.若已知物体A的周期和万有引力常量,可求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A和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第3 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
B.出发时B在A前3m处 |
C.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可能再相遇 |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
某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1s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
B.物体在第3s内和第6s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
C.物体在2s末返回出发点 |
D.物体在第1s末和第3s末的位置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