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首词的作者曾在郾城大败金军,他是
A.李白 | B.宋高宗 | C.秦桧 | D.岳飞 |
课本上有8个“基础实验”,以提升同学们的实验能力,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持续加热食盐溶液直至水分蒸干 |
B.“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做铁丝燃烧实验的集气瓶内要预留少量的水 |
C.“溶液的酸碱度”实验中,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酸碱度 |
D.“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实验中,将实验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则1735Cl和1737Cl
A.属于同种元素 | B.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
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 | D.原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中子 |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③④ |
甲、乙两物质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保持不变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
D.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