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这种“不服输”反映出

A.不了解世界形势 B.坚定的民族气节 C.痛恨清廷腐败 D.主张发展近代工业

中国近代有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如华民与英人发生纠纷:“……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自主权 D.司法主权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制定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由此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以法律手段限制王权是三国采取的共同举措
B.以法律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三国的相同手段
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
D.工业资产阶级最终获得了独掌政权的法律地位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法国走向共和制的历程非常艰难,其内在社会根源是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各派政治力量斗争非常激烈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法国民主化进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